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正式揭曉。1月21日,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可以說,2018年我國經濟運行基本保持在合理區間,宏觀調控的目標得到了較好實現。全年GDP增速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分季度看分別為6.8%、6.7%、6.5%和6.4%。
2018年,我國經濟運行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對內,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90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萬億元。對外,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6%,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呈現出質量提升、結構優化的積極趨勢。主要表現在:制造業投資重新成為投資的主動力,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房地產投資保持韌性;民間投資回升強勁,進出口總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新增就業在1300萬人以上。
在工業生產方面,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2%,增速緩中趨穩。食品、醫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計算機通信設備等制造業增加值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鋼鐵行業全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前11月鋼鐵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0.2%,在41個工業行業分類中排名第二。
在消費方面,2018年消費支出最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高于資本形成總額43.8個百分點。消費作為我國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恩格爾系數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明居民消費水平的升級和提質。
在投資方面,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9%,比上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投資增速穩步回升,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在企業效益好轉、節能環保改造提速以及新興產業培育加快等因素帶動下,2018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5%,回升到了近年來的較高水平。房地產投資保持韌性,全年同比增長9.5%,比上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基建投資全年完成投資增長3.8%,比上年大幅回落15.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2019年投資的重點是基建補短板加速。去年末,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陸續批復一系列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涉及城市軌道、鐵路、機場工程等領域,總投資規模逾1.2萬億元;與此同時1.39萬億地方債提前下達,一系列政策的穩步推進均揭示2019年基建大年的啟幕。2018年12月非制造業PMI數據也顯示,建筑業PMI大幅回升3.3個百分點至62.6%,基建支出正在復蘇。市場機構預測2019年基建投資將增長10%,成為拉動投資的關鍵力量。
在一系列亮眼的數據背后,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2019年經濟運行依然面臨著很大壓力。比如,從出口需求來看,在搶跑效應消退、外需走弱等影響下,去年12月我國進出口增速雙雙回落,外貿數據強勁的背后是對于貿易戰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征關稅的負面影響已開始顯露。從消費需求來看,居民的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增速出現下滑,多種消費品銷售增長明顯下滑,其中汽車銷量近20年來首次下滑。從投資需求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的實際增速較低,制造業投資在今年更多的是設備更新換代而非擴大產能,這使得制造業投資在2019年難以持續高增長。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央經濟會提出2019年將“逆周期調節”及“穩定總需求”放在首位,先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體現政策以穩為主的總基調。
對于鋼鐵行業而言,經濟穩,則行業穩,鋼鐵行業的形勢跟經濟的大形勢息息相關。后者直接影響了前者的政策彈性、需求韌性甚至于利潤理性。2019年,無論是加大推進基建補短板;亦或是促進消費,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產品消費等措施;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施行更為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繼續降準,增加流動性,疏導貨幣政策更加有效的輸血實體經濟,一系列更為積極的多維度政策助推經濟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障了經濟和行業都能夠實現提質增效,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