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量占全球一半的中國鋼鐵業,近來頻頻遭受歐美以“打壓”為手段的“貿易戰”。先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中國40家鋼鐵企業的輸美鋼鐵產品發起“337調查”;后是5月25日,美國決定對中國、印度、韓國等生產的耐腐蝕鋼材征收反傾銷關稅,而中國產鋼材的稅率要遠高于其他國家。其實早在今年初,歐盟就對中國產的包括建筑用螺紋鋼在內的鋼材征收了一系列新關稅。
根據美國“337調查”調查程序,美方一旦裁定企業有違規行為,相關產品或被永久禁止進入美國市場。美國之所以這么玩,正如中國商務部相關負責人27日指出,“帶有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無助于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鋼鐵業的困境,只會對正常貿易秩序造成干擾。
歐美為什么要這樣做?中國鋼鐵企業應該如何扭轉海外銷售困境?
筆者認為,這是歐美的“紅眼病”使然
2015年中國鋼材產量已超過8億噸,再創歷史新高。但去年中國經濟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下行,使鋼材內需實際消費量略有回落,主要依靠出口拉動,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出口鋼材同比增長近20%。人民幣對美元以及歐元、日元一籃子貨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是去年中國鋼材出口競爭力增強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歐美國家近年出現的持續弱復蘇,促使國際市場需求趨旺,成為支撐中國鋼企出口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國鋼鐵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結果。
然而,由于歐美勞動力成本和環境成本較高,當地鋼鐵業更容易受到沖擊,難免產生“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而與歐盟不同,美國對中國鋼企的打壓還摻雜著較強的政治因素。美國并非中國鋼產品的主要市場,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鋼材只占其總進口量的約7%。盡管如此,美國仍將國內企業的困境歸咎于中國,其目的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縱觀歷次美國大選期間,國內貿易保護情緒都會明顯升溫。
面對歐美做法,中國鋼鐵業目前面對的是一場針鋒相對的復雜博弈。中國政府要鼓勵企業依法進行抗 辯,堅決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同時,通過這場貿易紛爭,我國鋼鐵業更應借此警醒,在國內鋼鐵業總體上供大于求的狀況下,面對國際貿易的重 重壁壘,國內鋼企必須進一步強身瘦體,徹底淘汰化解落后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等國內外法規,最大程度地減少國際貿易摩擦,為實現鋼企脫困尋找新 的生機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