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鋼鐵行業已經形成了供需錯位的局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會長劉青春的這 一觀點,成了第三屆中國鋼鐵產業企業家峰會與會者的共識。在這次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和博興縣政府主辦、5月27日-28日在濱州舉辦的峰會上,來自全 國各地鋼鐵生產流通企業、鋼鐵終端用戶的代表近500人參會,就鋼鐵企業如何做好供給側改革、如何走出困境進行了深入討論。
粗鋼產能一半要淘汰
粗鋼比重過高,是我國鋼鐵行業的一個短板。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測,至2020年,國內粗鋼消費量將降至5.97億噸。而在2015年,我國粗鋼產能11.7億噸,產量為8.04億噸。也就是說,未來全國粗鋼消費量將維持在5億-6億噸之間,將有一半的產能要淘汰。
我國是世界鋼鐵產量第一大國,產能過剩的同時結構失衡嚴重,一些普通鋼材產量明顯過剩,特殊鋼材比例較低。目前在發達國家鋼鐵工業總量中,特鋼產品占比約 15%-25%,而我國僅為8%-10%。代表高附加值、高技術的板管材比例(板材、管材總產量與鋼材總產量比)也只有39%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小而分散的企業,增加了鋼鐵去產能的協調難度。我國鋼鐵生產企業數目眾多,現有粗鋼生產企業500多家,大型企業集團市場影響力不足,2015年“十大鋼” 粗鋼產量合計2.7億噸,占全國粗鋼總產量的比例僅為三成左右。但在韓國,浦項一家的鋼產量就占全國的66%;巴西前三家鋼鐵企業的鋼產量占全國的 86%,日本這一比例也高達近70%。
國內鋼鐵工業布局較為分散、布局不合理的問題仍十分突出。從區域布局看,華北和華東產量占比達 65%,是鋼鐵主要產地,而西南和西北地區產量合計占10%。我國鋼鐵業長期存在“北鋼南運”或“東鋼西運”等問題,不僅徒增物流成本,而且還嚴重影響到 企業競爭力,導致資源與市場的配置效率不高。
“目前,鋼鐵行業主要存在有產能過剩、產品結構失衡、產業集中度不高、區域布局不合理四大矛盾。”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區域總部總經理錢晶這樣概括。
根據需求及時調整布局和品種
“今年國際上已經對我國鋼鐵企業發起了20起反傾銷調查,去年全年30多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穎生說,在去產能的背景下,我國鋼鐵企業也面臨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沖擊。
“供給側改革應該是鋼廠為主導,全面協調好流通環節和終端用戶的關系,時刻關注市場需求,傾聽來自一線的聲音,才能夠做到不偏離市場,不走彎路。”王穎生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一位負責人說,供給側改革的立足點是需求側,通過產品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布局、技術創新、去產能、提高集中度等手段,促進鋼鐵各生產要 素在切合需求的基礎上合理配置,使供需無縫對接,以實現新的供需平衡,并能夠根據需求及時調整生產布局和產品品種,達到滿足市場需求的目的。
對鋼鐵行業需求放緩、產能過剩、價格持續下跌的嚴峻形勢,博興縣委書記焦本強有切身體會。博興縣是長江以北最大的金屬板材加工企業集聚地和交易集散地,鋼鐵 行業的風吹草動立刻會傳送到當地企業。在內外環境的壓力下,博興的相關產業也在發生改變。金屬板材產業從體量優勢向質量優勢轉變,走向中高端。省級金屬板 材產品檢驗檢測中心落地博興,并已建成運行。科瑞公司與全球最大卷鋼涂料生產商貝格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博興金屬板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兼 秘書長韓克剛認為,供給側改革可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高產品質量,促進我國鋼鐵產品升級換代,這就給流通行業帶來了挖掘老客戶的新需求、開發新客戶的新 機會,擴大產品的銷售渠道。同時,高新技術產品也會給行業帶來更高的利潤,提高企業的贏利水平,促進鋼鐵行業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