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鋼材出口總量突破1億噸大關之后,2016年中國鋼材出口總量能保持在什么樣的水平成為業內普遍關注的話題。從8000萬噸到1億噸,說法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的 是,大家一致認為,2016年鋼材出口總量很難超越2015年的水平。2016年1月份,鋼材出口出現4年來首次雙降,更加印證了中國的鋼材出口已經步入 了峰值區的說法。
隨著中國鋼材出口總量步入峰值區,中國鋼材出口貿易也正式進入了轉型的窗口期,一旦轉型完成,未來中國將徹底由鋼材出口貿易大國變為貿易強國。之所以這么說,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鋼材出口總量步入峰值區,增速放緩,規模效益正在淡化。
其實,對鋼鐵行業來說,出口貿易轉型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只是,由于之前鋼廠出口增速迅猛,且能賺取不錯的利潤。因此,關于轉型,更多時候,大家只是口頭上說說,并沒有付諸實質性的行動。
而現在,一切都變了。由于2015年中國鋼材出口大幅增長,世界范圍內針對中國鋼材出口的反傾銷調查日漸增多。特別是歐盟,為了抵御所謂中國鋼材的“入侵”,貿易防御計劃不斷升級。受此影響,后期中國鋼材出口總量很難再呈現爆發式增長。盡管中國鋼材的大量出口是市場競爭力提高的表現,但隨著規模效益的逐漸淡化,鋼材貿易企業要想繼續在這個市場生存,必須做出改變。
另一方面,環保成本抬升,低端產品市場空間遭擠壓。
盡管我國鋼材出口數量巨大,但就產品結構而言,出口品種多集中在鋼坯、管材、螺紋等低端產品上,中高端產品的出口占比極小,部分高端產品依然長期依賴進口。
如今,隨著國內對于環保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史上最嚴環保法頒布施行之后,鋼鐵企業環保 投入與日俱增,鋼材環保成本不斷攀升。因而,對于低端產品而言,環保成本的提升進一步擠壓了其利潤空間,使其逐漸走向微利甚至是虧損。但從長期來看,環保 成本的提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鋼材出口的價格優勢,卻有助于倒逼鋼企轉型,改變出口產品結構。
綜合上面兩點因素,在出口數量突破動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未來規模效益面臨著大面積縮水的可能,中國鋼材出口在“量”上很難有大的突破。而出口總量遭遇“天花板”恰好為鋼材出口貿易轉型升級提供了最佳窗口。
那么,中國鋼鐵企業和貿易企業該如何在轉型的窗口期實現蛻變和重生呢?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首先,嘗試向減量化方向發展,從向“量”要效益向向“質”要效益過渡。
由于中國鋼材出口向規模要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的可操作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當下,鋼材貿易企業與其考慮如何增量化發展,倒不如嘗試減量化發展。所謂減量化發展,其實并不是單純要求我國鋼鐵企業減少出口數量,而是要求他們通過技術創新,提高鋼材出口的附加值,由過去出口“大路貨”向出口高精尖產品轉型。只有這樣,我國鋼材出口企業才能在貿易摩擦不斷升溫的當下依然維持可觀的利潤。
其次,由輸出鋼材向輸出品牌過渡,打造企業影響力。
由于出口產品附加值低,我國鋼材出口企業在開拓市場時更多依賴低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占領海外市場。但是,頻繁發生的反傾銷調查,使得我國鋼材貿易企業在出口過程中,更多采用的是打游擊的方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因此很難像浦項、新日鐵一樣,在海外市場真正樹立起我國鋼鐵的品牌形象。
更多時候,“廉價”成了中國鋼材在海外市場最大的標簽。未來,隨著中國鋼材出口貿易步入轉型窗口期,我國鋼鐵企業在出口時應多考慮如何增強企業在海外的影響力,加強售后服務和品牌塑造,以便在風云變幻的海外市場中贏得實際話語權。
再次,降低成本依賴,提升生產效率。
和日韓鋼企相比,我們在原料和人力資源成 本上有很大的優勢。而這也是中國鋼材出口價格優勢的源泉所在。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逐年消失,中國鋼鐵企業要想在今后的鋼材貿易中繼續保持優勢,必須逐步 降低對基礎性原料帶來的成本優勢的依賴,轉而從科學管理、技術改革、結構優化等方面來提高要素生產率,通過提高勞動效率來獲取新的競爭力。
隨著海外市場反傾銷戰火彌漫,中國鋼材企業出口阻力不斷增大,而國內提出的去產能化進程又迫使我國鋼鐵企業不得不“走出去”尋求新的生機。在這個大背景下,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是我國鋼鐵貿易企業應對出口轉型升級窗口期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