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2017年工作總體部署和重點工作任務中,進一步減稅降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打好藍天保衛戰、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和振興實體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內容被放在重要位置。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實體經濟環境向好
振興實體經濟,首先要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報告中指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今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財政赤字2.3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000億元,這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減稅降費,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其中,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
減稅降費,而且還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這無疑讓整個制造業為之一振。今年兩會上,很多來自工業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對減稅降費都極為關心,其中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議案中提出,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我國實體企業普遍感到經營困難,虧損面擴大,導致許多企業產生“忙活一年,全交了稅”。企業稅費痛苦指數升高,亟需國家和各級政府進一步打好降成本組合拳,持續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為市場添活力、為企業增動力。
報告還指出,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
顯然,“一帶一路”有助于推動一批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走出去。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對汽車走出去就有很大感觸:“‘一帶一路’是國家戰略,汽車工業應當做支撐,要成為汽車強國,必須擁有強勢的汽車品牌,不僅要具備搶占本土市場的能力,還要能在海外找市場,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創新成為發展內生動力
實體經濟如何轉型升級?政府工作報告中給了明確答案,以創新引領,具體而言包括多個方面。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不僅要支持技術創新,而且要在人才培養制度上進行改革。全國人大代表、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表示,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增加收入,落實股權期權和分紅等激勵措施將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有多位企業界的代表委員表示,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一定是充分利用新興產業和新興技術,未來的汽車一定是各種新技術的綜合應用載體。
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表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精準貫徹《中國制造2025》,著力點是加快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發展,做好智能聯網汽車的儲備。
全面提升質量水平。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幾位來自汽車生產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對此表示高度認同,他們認為,在智能制造時代,對技術工人提出更高要求,工匠精神更應該得到傳承。
■產業轉型需符合市場規律
實體經濟能不能發展得既好又快,關鍵在于能否處理好“政府的手”和“市場的手”兩者之間的關系。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制定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擴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試點,減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權,增加市場的自主選擇權。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對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出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制定新興產業監管規則。這表明在實體經濟發展中,制定產業政策要慎重,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科力遠董事長鐘發平對此深有感觸:“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符合自然科學發展規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是如此。”
鐘發平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應該反思,國家政策用力過猛,拔苗助長扭曲供給側,嚴重失衡于需求端。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期盯著政府的補貼政策,而忽視了產品技術發展和市場發展,政策阻礙了市場應該發揮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響藍天保衛戰,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要求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而非往年的新能源汽車。對此,多位人大代表表示,這表明國家已經意識到產業政策此前出現的問題,鼓勵多種技術路線來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至于哪種技術路線能夠勝出,讓市場來做出選擇。
“全面創新擎動實體經濟轉型”由機電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