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中旬,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4105”行動計劃。近一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統籌規劃、整合資源、上下聯動、多措并舉,積極實施十大重點工程,堅定不移推進“調轉促”,努力推動增長動力實現新轉換、產業發展保持中高速、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其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強力推進,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服務業加快發展工程穩步實施,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成效顯現,現代農業建設不斷闖出新路。
技術改造為抓手,擴大有效投入
只有夕陽技術,沒有夕陽產業。
馬鋼公司投資7.2億元,實施高速動車輪對、車軸制造項目,在高速車輪制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入德國高鐵市場。通過實施“輪軸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項目,實現輪軸產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輪軸產品的研發周期縮短28.6%,生產效率提高20%,不良品率降低10%,制造成本降低20.3%。鋼鐵行業通過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效益不斷改善,減虧成效明顯,是我省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的縮影。
近一年來,我省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企業經營效益為中心,以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為抓手,深入推進技術改造升級,持續擴大有效投入,全面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
我省編制出臺《安徽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了推動傳統產業“三改、三創、三升”即“改革、改組、改造,技術、產品、管理創新,產品、企業、產業升級”的工作思路,提出鋼鐵、有色、化工、醫藥、建材、煤炭、機械、輕工、紡織等行業的提升目標和轉型路徑,制定了推進路徑清單、任務清單和產業鏈清單。
圍繞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確立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各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引導企業加大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支持資源型城市加快發展接續產業,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積極落實項目實施、規模以上企業數、超百億企業數、新產品銷售占比和重點工作推進等任務。
蚌埠優化完善“新型工業化發展扶持政策”,對技術改造升級企業按技改后新增稅收地方留成部分連續三年分別給予60%、50%和40%的額度補助。充分利用國家資本金項目支持,牽頭組織推進4家重點化工企業退市進園,中糧生化燃料乙醇、天潤化工聚丙烯酰胺等項目開工建設,豐原集團環酸、明膠項目建成投產。
銅陵深化優質工程“企業診斷”,推動重點企業對標行業先進技改,推動銅基新材料、智能裝備、節能環保、新能源、精細化工、生物制藥等產業鏈節點企業技改。加強項目儲備,結合國家重大工程包、省“大專新”項目政策動向,謀劃10個單體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達170.4億元,強化“四督四保”推進機制,提高項目開工率、竣工率、達產率和轉化率。
堅持把技術改造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各地強化政策導向,完善服務保障,引導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工業和技術改造投資保持平穩增長。今年1月至7月,全省完成工業投資6315億元,增長9.4%;完成技改投資3486億元,增長9.6%。其中,汽車制造、醫藥、化工等行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42%、29%和24%。各傳統產業運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加快改造提升,圍繞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優化結構、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品牌,推進產業鏈升級,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立足改革,推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發展服務業,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1月16日正式上線運營,4個月后累計交易額達到1億元,從1億元到2億元,僅用了34天,從2億元到3億元,時間則縮短到了26天,截至8月30日,累計交易額達4.45億元,其中二季度的交易額是一季度的5倍。這是蕪湖市的共生物流平臺成立8個月來的成績單,也彰顯出互聯網風口之下物流產業的蓬勃生命力。
“作為物流產業互聯網服務商,我們一方面協助物流公司落地,直采到車;一方面協助物流公司上天,直達一手貨主,并在此基礎上再提供一些增值服務以及上下游的配套服務。 ”公司CEO盧立新說。新常態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全面而深刻的變化,其中服務業取代工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首位產業是最為突出的表現。
大物流、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成為發展的重點方向。省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16年主要工作時指出,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服務業主導產業培育計劃,落實稅費減免、價格并軌、融資租賃等支持政策,發展新興旅游業態,促進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健康服務等產業規模化、高端化發展,培育壯大科技服務、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等新興服務業……用真金白銀,拿真招實措,為調轉促再添新動力。
我省服務業加快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圍繞產業轉型和消費結構升級,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和發展業態,突出抓好改革試點示范、龍頭企業培育、項目提質提效、園區集聚發展、城市引領帶動、品牌和標準化創建六大重點工作。
近一年來,各地大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集聚化發展,大力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精細化發展,服務業呈現較快發展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完成投資6540.2億元,同比增長13.3%,投資額占比由上年同期的52.4%提高到53.2%;實現增加值4622.7億元,同比增長10.3%,增幅居全國第6位,占生產總值比重41.9%,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7.8%,比一季度提高2.2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
重點領域貢獻繼續提升。上半年,高技術服務業增長加快,全省794家高技術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10.9億元,增長11%;營業利潤增長13.6%,從業人員增長5.2%;科技服務業對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由去年同期的34.8%提高到55.4%,占規上服務業比重由45.9%提高到47.5%;戰略性新興產業盈利提升,規上服務業企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858家,實現營業收入251.9億元,增長12.2%。
隨著服務業的穩步發展,我省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比整體經濟和工業分別高1.7個和1.9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一季度以來我省服務業增幅連續六個季度超過GDP和工業。三次產業結構由去年同期的8.9∶51.2∶39.9調整為8.8∶49.3∶41.9,三產比重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在皖北許多地方,玉米不僅長勢喜人,而且銷路更好的青儲和鮮食玉米面積增加。 “要產量高,更要結構優。 ”省農委種植業局負責人表示,在結構優化中不斷提高種糧效益,是現代農業的本質要求。
當前,農業還是現代化建設的短腿。作為農業大省,尤其需要“拉長短腿”,讓發展的步伐更協調、穩健。 “作為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的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是‘十三五’時期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主引擎。 ”省農委負責人說。
主引擎動力強勁。近一年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格局正加速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63元,增長9.4%,高于全國水平。夏糧總產277.5億斤,處歷史第三高位,農業農村發展呈現穩中有進良好態勢。
“著力提升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綠色轉型發展。 ”去年11月份,省政府召開會議部署實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今年5月25日,全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現場會強調,要通過“一改進、四加強”抓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即改進服務方式,加強主體培育、加強金融服務、加強市場建設、加強技術支撐。
各地、各部門強化措施,突出抓住“提、調、轉、培、創”。省農委出臺年度工作要點,細化各項任務,合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阜陽明確要求“逐步壯大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資金規模”。
“提、調、轉”,就是要提升裝備條件、調整農業結構、推進綠色轉型。 “我省農業粗放發展問題突出,環境資源矛盾尖銳。 ”省農委負責人分析。為此,省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提出,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為重點,加快形成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不久前,全國首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名單公布,我省臨泉縣等四縣市區入選。
“培”是培育新型主體。現代農業呼喚現代農民。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強調,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全省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7.1萬個,家庭農場4.37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46萬個。全省58個縣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1190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掛牌。
“創”是要強化改革創新,激發農業農村要素活力。 “推廣農業物聯網等新技術,創新農業新業態和商業模式。 ”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強調。 7月中旬,省農委啟動全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創建。目前,全省已創建國家和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43個、示范點120個。上半年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的農業經營主體達1090家。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實施方案》,為新形勢下實施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在現代農業建設上闖出新路”。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標準農田4670萬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以上等一系列具體目標。
調結構,促轉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安徽深耕希望田野,期待更多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