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35.8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2165億元)。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占比分別為43%、37%、20%。
同期,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39億元,占全球市場的接近40%。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分別占據中國機器人市場的53%、36%、11%。
其中,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在2021年達到445.7億元,2023年突破589億元。
9月13日,第六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閉幕。閉幕當天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1)》(下稱《發展報告》作出上述數據預測。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中國機器人發展至今,產業整體的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從7.2萬套增長至21.2萬套,年均增長31%。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統計,202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受疫情影響出現下滑,中國工業機器人相比于2019年年裝機量卻提升了18.8%,占全球裝機量的44%。
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最大的細分市場,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和特征,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情況。
《發展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將以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
其所涉及的關鍵核心技術,不僅包括處于機器人產業上游的三大核心零部件,還包括產業鏈下游系統集成中操作系統與平臺的搭建。
在核心零部件層面,目前國產機器人企業已陸續攻克減速機、控制器、伺服電機等領域“卡脖子”的共性難題,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在不斷提升。
《發展報告》顯示,蘇州綠的公司已掌握諧波減速器的多項核心技術,圍繞抗磨新材料、潤滑新技術、軸承優化、齒廓修形、獨特材料處理等領域,擁有九項發明專利和72項實用新型專利。
秦川機床工具集團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生產線”課題,目前已研制出五種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核心零件專用加工裝備,形成年產1萬套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的能力。
雖然國產核心零部件在“卡脖子”的共性難題上已有所突破,但與國外相比仍是短板所在。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松)創始人曲道奎在世界機器人大會領航峰會上指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機器人整體的體系已經基本建立,但是從技術層面來看,包括操作系統、控制軟件、高端控制系統,和國外相比還是缺失的,仍是短板問題。
曲道奎認為,現在中國機器人產業普遍存在低技術、低品質、低價格、低端應用的“四低”現象。
《發展報告》指出,在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層面,未來需要全面提升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以及驅動器和高性能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的質量穩定性、產品使用壽命和批量生產能力,突破技術壁壘,打破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在新松展臺現場,曲道奎曾向界面新聞等媒體表示,過去機器人是獨立的一種機械設備和高端裝備,現在則是要往互聯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機器人正在從單元到智能系統方向發展,國外機器人領軍企業已開始推廣智能制造生產模式。
例如,ABB公司投資10億元在上海建設“超級工廠”,將成為其在中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應用基地。該工廠將采用包括機器學習、數字化協作解決方案在內的制造工藝。
在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新松也將其整套數字化的智慧工廠直接搬到了博覽會的現場。曲道奎稱,數字化智慧工廠是一個大的系統概念,或者說是整體解決方案
“我們老說‘卡脖子’、‘缺心少腦’,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物理作業平臺,但看不到后面起到更強支撐作用的軟控平臺。”曲道奎表示,比起在某個領域、某個單元的突破,中國在整體的工業控制平臺的上幾乎是空白的。
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有108家企業的513件創新機器人產品參展,包括新松、ABB、安川、哈工大等國內外機器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