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美國和歐洲的半導體制造商,全部停止向中國汽車廠家提供芯片。在消耗完現有的存量后,中國汽車將進入大面積停產狀態。
該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但最近以來的“缺芯問題”無疑拉響我國汽車制造的警鐘。
目前,我國汽車制造商對歐美芯片存在極大的依賴。中國自主品牌98%以上的車載半導體來自于歐美供應商,若該貨源受限,我國汽車制造商無疑會遇到巨大的挑戰。
近期受疫情影響,芯片供應不足造成全球汽車芯片存在短缺問題。疫情導致全球很多芯片制造商產能降低,還有很多工廠只能被迫關停。
國際汽車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巨大。目前大眾、戴姆勒、豐田、本田、日產、斯巴魯、福特、FCA等八大汽車巨頭宣布,由于芯片供應短缺,汽車生產線部分停產。
汽車芯片短缺危機同樣對我國汽車生產造成沖擊。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自2020年12月份下旬開始,出現了國內乘用車芯片短缺的情況,對2021年一季度的生產造成很大沖擊,同時還有可能對第二季度產生持續影響。
然而,在國外產能供應不足以及受限時,國內廠家的自主研發仍難以實現替代。
目前,芯片市場擁有著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恩智浦、瑞薩電子、英飛凌等龍頭企業掌控了全球車載半導體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盡管國內車企先后入局車規級芯片領域,國產自研芯片正在加速中,中國在車載芯片領域的研發實力仍相對薄弱,難以追趕。中國芯片企業距離大規模進入全球汽車供應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最壞的局面來臨時,我國汽車廠商或將面臨芯片“卡脖子”的風險,汽車芯片自研問題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