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陸續加大人工智能發展的推進力度,不僅成立了專門負責部門,還發布相關工作指引文件,加快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國家級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2月15日,科技部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擬建設一批試驗區。
2月20日,科技部發函支持北京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5月22日,科技部發函支持上海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8月29日,科技部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提出到2023年,布局建設20個左右試驗區,創新一批切實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積累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10月底,科技部發函,支持天津、深圳、杭州、合肥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根據各地的函規,6個城市的發展優勢、規劃布局側重點各有不同。
一、天津:加快產業升級
◆整合人工智能創新資源,壯大智能科技產業集群。
依托天津豐富的算力和數據資源,加強人工智能研發創新,加快培育智能科技產業,建立人工智能在重大應用場景中的落地模式,在產業升級、城市運營和社會治理領域形成一批應用解決方案,探索智能經濟發展和智能社會建設的新路徑,支撐引領天津高質量發展。
◆強化政策創新,探索促進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機制。
開展人工智能政策試驗和社會實驗,強化人才引進、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建立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及倫理指南;探索面向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新機制;發揮世界智能大會品牌效應,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天津優勢在哪里?
在人工智能領域,天津市有政策環境優化完備、算力和數據資源豐富、產業特色集群發展、“智能+”融合發展迅速的顯著優勢和特點。
為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天津立足于大數據、云計算、芯片等基礎優勢,以軟件和信息服務為應用核心,推動智能科技領域的成果轉化,全面推動智能產業發展戰略布局。形成了自主可控信息系統、智能安防、大數據、先進通信、智能網聯車、工業機器人和智能終端七條產業鏈,并且圍繞“七鏈”,逐步建立完善智能產業創新生態體系。
二、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充分發揮研發和人才優勢,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發揮深圳研發能力強、高端人才聚集、產業鏈完整等優勢,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加強人工智能基礎前沿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健全智能化基礎設施,加快成果轉化應用,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產業國際競爭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加強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國際一流的開放創新生態。
把握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機遇,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開展人工智能政策試驗和社會實驗,突破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制度瓶頸,加強治理機制建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營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創新環境。
◆深圳優勢在哪里?
數據顯示,目前,深圳人工智能企業總量已達600家,有商湯科技、進化動力、云天勵飛、優必選等知名AI企業,以及騰訊、華為、中興、平安科技等開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巨頭,逐步形成覆蓋設計、開發、制造、服務、應用等環節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在人工智能特色應用示范方面,深圳不斷拓展人工智能在醫療、家居、教育、零售等民生領域和政務、交通、安防等社會治理領域的應用,深化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從政策環境看,深圳一直注重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產業發展,2017年,深圳發布《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將人工智能列為需搶占的前沿領域;今年5月,深圳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提出將發展成為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策源地和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三、杭州:打造人工智能產業聚集高地
◆強化高端資源集聚效應,提升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水平。
發揮杭州在人工智能領域學術研究、應用場景、產業基礎等方面優勢,發揮領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開展重大創新成果應用示范,打造人工智能產業聚集高地,支撐引領杭州進一步壯大數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創新體制機制,營造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制度環境。
開展人工智能政策試驗和社會實驗,健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創業孵化等政策體系,創新研發組織模式,加強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安全框架、法律倫理等方面研究,建立開源開放共享新機制,探索城市治理智能化的新模式。
◆杭州優勢在哪里?
在杭州,一批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成果和科學裝置正在加速形成。
在平臺布局方面,杭州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工業控制技術、現代光學儀器、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等4個人工智能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打造了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城市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國家數據智能技術創新中心、視頻感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等5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建成了全國首個基于人工智能的數據資源平臺“祥云”DRMS系統。一批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成果和科學裝置正在加速形成。
在產業園區規劃上,杭州以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人工智能小鎮為核心,推動蕭山信息港、蕭山機器人小鎮等多個人工智能特色小鎮,優化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結構布局,實現有序競爭錯位發展。
在政策機制方面,自2016年起,杭州先后發布《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人工智能人才新政12條、《浙江省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扶持計劃,政策密集,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孵化、加速、產業化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以及人才創業創新需求,實施全方位政策扶持。
在科研方面,杭州的人工智能研發能力借助“新四軍”(浙大系、浙商系、海歸系、阿里系)等名校名企組成的研發機構發力。
四、合肥:發揮智能語音、機器人領域優勢
◆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強化人工智能創新供給。
充分發揮合肥在智能語音、機器人等領域研發機構多、專家團隊高度集聚等優勢,強化人工智能基礎前沿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建設,在具有產業優勢的細分領域加強應用示范,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水平。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人工智能創新生態。
開展人工智能政策試驗和社會實驗,在政策法規、倫理規范、安全標準、人才引育等方面積極探索,改革資源配置方式,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創新產學研用協同機制,營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
◆合肥優勢在哪里?
據悉,安徽正在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強省,合肥則是全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水平和集聚度最高的區域,而安徽人工智能產業最重要的兩座重鎮科大訊飛和“中國聲谷”,都位于合肥高新區。
其中,科大訊飛堅持源頭核心技術創新,并始終保持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至今,已累計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國際核心賽事上獲得了20項世界冠軍。
作為全國首個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以科大訊飛為龍頭的"中國聲谷"已經吸引入園企業超過600家,在教育、醫療、服務、汽車、家居等領域孵化培育了130多款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形成了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上下游產業生態,應用紅利逐步顯現。
2018年,“中國聲谷”實現產值650億元,2019年上半年實現產值410億元,同比增長24%。良好的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環境可以幫助技術創新成果快速轉移轉化,對集群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五、北京: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新模式、新思路
◆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突出高端引領作用。
充分發揮北京在人工智能領域國內頂尖研究機構眾多、專家團隊聚集等優勢,加大人工智能研發部署力度,強化原始創新,擴大應用示范,力爭在人工智能理論、技術和應用方面取得一批國際領先成果,打造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策源地,支撐引領北京壯大高精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生態。
在政策法規、倫理規范、人才培育引進、數據開放共享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資源配置方式,推動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促進開源開放,構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原始創新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持續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生態。
◆北京的優勢在哪里?
北京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政策環境優良、研發基礎雄厚、技術優勢突出、產業發展蓬勃等特點。近年來,北京出臺了多項支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在產業環境營造、推動技術創新、資金支持、人才服務等方面對人工智能產業給予了全方位保障。
繼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之后,2018年11月,北京成立的又一個重要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院集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百度、字節跳動等人工智能領域優勢單位,采用新的科研組織形式和人才引進培養模式,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和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的關鍵性突破。
六、上海:構筑綜合性開放性戰略優勢
◆聚集高端創新資源,強化創新能力建設。
充分依托上海科教資源、應用場景、海量數據等基礎條件和開放優勢,匯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拓展應用場景,強化產業賦能,深化開放合作和區域聯動,力爭在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支撐引領上海高質量發展。
◆推動人工智能治理,完善創新創業生態。
破除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開展政策試驗,加強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安全監管等方面的探索。開展長周期社會實驗,加強人工智能社會影響的前瞻研判。加強政產學研用聯動,探索各類主體協同治理的長效機制,持續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生態。
◆上海優勢在哪里?
在科教資源方面,上海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擁有一批大科學設施,在一批著名高校設立人工智能研究機構,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人才,在集成電路、計算機視覺、腦智工程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
在應用場景方面,上海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這里產業體系完備、市場環境開放,已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六大領域,構建了豐富的感知系統和應用場景,是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天然試驗場。
在數據方面,上海作為超大城市,其人流、物流、車流、資金流、信息流密集,每天都在產生和使用海量數據,幫助城市安全運營、高效運轉,我們已建成法人庫、實有人口庫和空間地理庫三大基礎數據庫。
在基礎設施方面,上海致力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形成千兆寬帶接入網和覆蓋全城的窄帶物聯網,正在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打造新一代移動通信、物聯傳感等一體化網絡。
在政策方面,2017年11月,上海正式發布《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2018年,上海再度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辦法》,圍繞集聚高端人才、突破核心技術、推進示范應用等五個方面提出了22條具體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