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應用于產品檢測方面了,到現在全球市場已經相當成熟。而隨著全球制造業由自動化向智能化邁進,機器人+機器視覺進行定位、識別、引導的風口也在不斷顯現。
但是在中國市場,長期的人口紅利加上早期對產品質量把控的不嚴格并沒有導致視覺檢測的大批量應用,但是隨著近幾年人口紅利的衰退和向制造強國的發展,自動化和智能化齊頭并進,機器視覺在中國市場開始大范圍應用。
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市場機器視覺規模53.79億元,同比增長27.95%,GGII預計,未來5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將保持20%以上的增速,在2023年達到16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2019-2023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3.87%,空間巨大。
檢測主要分為產品的外觀檢測和缺陷檢測。外觀檢測是在測量的基礎上進行,主要是對產品的長、寬、高等外形進行檢測比對,主要以2D視覺為主,摻雜以3D視覺,對于產品來講,這是必選項,而且和之前相比,更是從抽檢變更到全檢。
視覺龍總經理丁少華表示:“產品的全檢是一個方面,對于一些精益求精的大廠家來講,他們目前在每一道工序之后都在考慮加裝視覺來進行檢測,這種在線的實時檢測更能保證良品率,減少損失。”
還有一種應用就是在無人的場景下的監視,例如CNC機床。“如何保證設備在無人情況下正常運作,出現問題可以隨時發現,也可以稱之為實時檢測。”
“物品的表面有沒有劃傷,裂痕等,雖然肉眼看起來幾乎沒有差別,但是手感就會不一樣,也是需要視覺來檢測,例如輪胎的花紋紋理、深度,肉眼無法看到,就必須要靠機器視覺來進行精準檢測。”這個市場很大,剛剛開始爆發。
國內檢測市場足夠大,場景豐富且有案例可循,所以在目前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狀態。
但是長久以來,國外部分工業視覺制造商具備全產業鏈優勢,其基本壟斷了中高端市場,視覺算法軟件主要有vision pro、halcon、mil、hexsight、evision、avl等;智能相機主要有康耐視、基恩士、microscan、邦納等。
這些全球領先的機器視覺廠商,進入中國多年,業績和市場占有率雖然也在不斷遞增,但也只是在國內少數的企業中應用,總體銷售額還是無法和美國、歐洲,甚至日本相比。
從這個角度講,外資品牌一直在培育市場,培養品牌。
而隨著機器視覺在科創板的開閘上市,以天準科技、華興源創等代表的國內機器視覺檢測企業開始正式出現在大眾視野里。從代理到自研,中國機器視覺廠家開始走出自己的道路。
國內廠家雖然可以直觀的面對市場爆發,但是與外資相比品牌認知度還是有所差距。
除此之外,很多集成商也開始在其專注的垂直領域進行視覺布局,例如利元亨研發的外觀缺陷全自動檢測設備就運用了深度學習算法成功解決電芯外觀缺陷的檢測難題,檢測涵蓋主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可檢測出96種電芯外觀缺陷。
隨著利元亨在鋰電池、汽車供應鏈等行業的不斷深入,其機器視覺技術也將不斷積累、發展。
與檢測端不同,機器視覺配合機器臂進行無序抓取、配合AGV小車進行定位導航,還屬于新鮮事物,受制于技術、成本、解決方案的限制,目前的市場雖然在不斷提升,但是并沒有大規模爆發。
用在AGV小車上進行定位、導航的機器視覺業內統稱為VSLAM,例如馬路創新就是VSLAM的專家,這種方案成本低、場景豐富但是容易受強光影響,所以很多優秀的AGV企業都會選擇將其與激光SLAM解決方案結合,例如海康、藍芯科技、迦智科技等。
但是對于主攻機器視覺配合機器臂進行上下料、拆碼垛等企業,則沒有退路。隨著第一輪市場浪潮的慢慢退散,分化已經開始出現,技術路線的變更并不難,面向的行業以及公司發展的分化更為關鍵。
如果將其比作一場絕地求生,第一輪“縮圈”已經開始,跑毒刻不容緩。
從2017年機器視覺開始風生水起,整個資本市場一片叫好,各種融資不斷見報,但是在2019年,情況急轉直下。整個資本市場縮水近三分之二,投資人的錢沒有那么好拿,而自身還沒有造血能力,如何正確的找準自身定位,發力主要矛盾點,就成了很多企業的當務之急。
以庫柏特為例,之前其廣泛涉獵的領域包括3C電子、汽車零部件、食品、物流、醫療、教學科研等。但是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之后,技術現場的突破能否帶來可復制的大規模落地卻始終是個問題,之后的他們裁掉了大量看起來不靠譜的業務,現在的庫伯特在零售、醫療、食品、教育等方面都做的非常成功。
梅卡曼德則持續在汽車產業鏈、家電、3C、物流等領域耕耘。昨天剛剛成立三周年的他們今年已經宣布兩輪重量級融資了,分別來自啟明和英特爾,公司規模已經有130人,業務發展到日本、韓國、德國。
埃爾森今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入鞋底涂膠行業,阿丘科技從成立起就是aidi檢測加定位、識別,隨著時間發展,慢慢側重于檢測。靈西從一開始就將主要精力放在電商貨品的揀選上,并主推價格可控的線掃攝像頭。
梅卡曼德CEO邵天蘭講到:“視覺這個行業,最關鍵的就是相機、算法、軟件、應用經驗這些,沒什么花活和捷徑,因為行業方向大家都能看得到,但是首先公司的核心技術和規模要積累起來,特別是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公司即使不能拿到投資也要開拓出自己的優勢行業,活下去才能面對下一輪競爭。”
第一輪毒圈肯定有企業會倒下,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但是強者越強,同時大量外資品牌例如photo neo等等,還有大企業背景的例如海康,還有很多集成商也會選擇和某些視覺企業合作,增強自己的產品競爭力。
機器視覺+機器人的模式目前全球都還處于成長期,相信第一輪縮圈之后會有一段時間的緩沖期,之后才是決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