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受益于智能制造的需求帶動,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數量逐年增長,從2014年的不到500家增長到2018年的3000多家,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15.64萬臺,同比增長14.97%,系統集成行業規模達到606.80億元,同比增長13.33%。
有人說,國產機器人的機會很大程度上基于國產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做大做強,進而帶動本體做大做強;當集成商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客戶信任度提升,終端用戶對本體所匹配的零部件、配件的信任度也隨之提升。
然而目前國內集成商規模普遍偏小,其中營收規模超過1億元的僅100家左右,絕大部分企業系統集成業務營收不超過3000萬元。營收規模超過3億元的“大企業”也主要集中于汽車焊接集成領域,營收超過5億元的企業不超過30家。
機器人集成行業競爭激烈,很多企業毛利不到20%,凈利潤在5%左右。這兩年,利潤持續降低讓小型系統集成商叫苦連迭:能生存下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做大則更是難上加難。
GGII認為,機器人在各行業細分領域的滲透率還在逐年提升,應用范圍的廣泛與工藝的變化導致長尾效應仍是未來系統集成的主要趨勢。
2019年即將過半,在此過程中,機器人系統集成行業呈現了哪些特點?參與者采取了哪些應激反應?產業迎來了哪些風向?從以下關鍵詞中可窺一斑:
融資火熱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融資案例共21例,案例涉及總資金約14億元人民幣;其中融資輪次最多的為A輪(含A+輪),融資案例8次。融資金額最多是B輪,B輪融資金額超8.5億元人民幣。
其中在系統集成領域,1月8日,泰格威宣布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此次融資將致力于打通包括焊接、切割、打磨在內的整線自動化解決方案。
1月10 日,工業領域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利和興獲得1.28億元融資。
1月16日,倉儲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鯨倉科技完成B+輪7500萬元融資。
2月26日,工業機器人激光視覺解決方案商英萊科技獲2000萬元B輪融資,其自研激光傳感器硬件和軟件算法,與工業焊接機器人配套,幫助客戶提高工業焊接效率和質量。
3月12日,群智機器人智能工廠提供商智昌集團完成2億元B輪融資。
可見,盡管機器人市場“很冷”,系統集成領域依然成為融資熱門。
科創板
科創板的開閘給了機器人企業新的出路。
截至2019年5月23日,共110家公司申報科創板。受“科創板”熱度傳導,從各企業的屬性來看,在智能裝備領域系統集成商占主流,其中利元亨、江蘇北人、博眾精工、天準科技、瀚川智能為主要代表。
從企業營收規模來看,大部分企業規模在4-10億之間,而博眾精工是為數不多營收過20億的企業。
從科創板的要求來看,除了市值、營收、利潤的指標要求外,更加注重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核心技術領先性和創新性等。目前,機器人領域的企業研發投入水平依然偏低,普遍低于5%,真正符合科創板定位和要求的企業尚在少數。
戰略合作
據不完全統計,第一季度機器人領域的戰略合作案例超過30起,主要聚焦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價值提升。
1月10日,拓斯達與玩具行業巨頭美致智教舉行智能制造項目簽約儀式,雙方就智能生產設備及方案的設計、研發、制造,中央供料項目等方面展開合作。
1月22日,遠榮智能舉行數字工廠發布會,并與青島興泰集團、江西歐博空調、浙江佶福智能、遠佳智能裝備(天津)科技有限公司、馬來西亞遠榮自動化有限公司現場簽約。
1月21日,創維與山龍智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速推進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工廠的建設。
2月4日,艾伯科技與英華達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重點在于智慧型工廠、消費類電子、智能穿戴領域的產品聯合設計、開發、生產及銷售。
3月18日,爾必地與武漢津聯迪曼焊接科技戰略簽約1500臺焊接機器人,雙方希望以服務系統集成商為前提,打通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構建共同成長的生態圈。
3月27日,潞安集團與美的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制造、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工業水處理、空氣凈化以及暖通空調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到了第二季度,5月3日,長安民生物流與武漢庫柏特科技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汽車智能調度、貨物智能分揀、物品智能識別三個大方向發力,最后共同完成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
5月14日,越疆科技與瑞德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及應用、智能化系統集成、工藝優化等領域展開創新合作,推動鋰電行業自動化建設。
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節卡機器人、理士國際簽署產學研聯合開發應用協議,共同開展智能化電池產線建設。
可以發現,隨著競爭的加劇,優秀的集成商依然是本體廠商眼中的“香餑餑”,系統集成商與終端用戶的粘性在提升,攜手共贏成主旋律。
建廠增產
在市場競爭激烈,后繼者如浪如潮的同時,產品趨于同質,價格戰爭白熱化的環境下,依然有企業建設新廠擴大生產規模。
3月,吳中區舉行2019年上半年重大項目開工開業儀式和建設現場推進會,8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開業,總投資429億元。作為此次集中開工開業的項目之一江蘇拓斯達科技項目,位于吳中開發區吳淞江產業園內,項目一期占地95畝,總投資8億人民幣,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拓斯達在華東的生產和研發基地。
同期,愛仕達表示,其溫嶺工廠將在2019年全面投產,整合500臺錢江機器人、1000多套高端智能裝備和智能倉儲物流系統,建成后人員將減少60%,產能提升2.5倍。
可以說,不同地區設立工廠可以根據不同區位的客戶需求,更好地實施區域營銷戰略,且有利于產品因地制宜,設計、制造、售后服務等更貼合下游客戶需求,提高客戶粘性,進一步擴大市場需求。
領域聚焦
受大環境的影響,當下系統集成主要包括三大的機會領域。
第一,拋光打磨、噴涂領域。目前拋光打磨、噴涂領域應用機器人的基數尚小,但環保政策趨嚴,督察常態化,加速推動噴涂、拋光打磨等污染性較大的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刺激其引進自動化設備,以降低對工作環境的污染。此外,軌道、飛機、船舶等為代表的大件產品市場對機器人拋光打磨、噴涂的需求也逐步得到釋放。
第二,裝配集成領域。目前,機器人行業應用趨勢由汽車向一般工業行業轉移,3C電子行業成為繼汽車之后的第二大應用行業。3C電子、汽車零部件市場對于機器人裝配和組裝的應用需求也在逐年擴大。
第三,物流搬運與分揀領域。工業制造企業、大型電商平臺等希望通過智能技術和設備實現倉儲高效、精準管理;同時國家正開展智能倉儲試點示范,在政策刺激、市場主流趨勢下,物流搬運領域集成規模將持續擴容。
汽車、3C兩大領域的需求短期內有限釋放,光伏行業,政策明朗,各大廠商處于大量新建擴產階段。汽車零部件,相較于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的機器人密度不高,由于產品種類較多,對于柔性生產的要求日益提升,全球處于傳統汽車—電動汽車的轉型期,汽車零部件面臨轉型關鍵期,對于設備的投資將會提升。
GGII預計,到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250億元,2019-2023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6%。
“2019年機器人系統集成五大關鍵詞 ”由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簡稱機交網)小編整理發布。如需要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關于機電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機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