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頻出監管加碼的2018年,同樣也是環保產業鏈歷經凜冬的一年。數據統計顯示,在目前已公布的2018年業績的相關公告(預告/快報)的約70家環保類上市企業,近5成業績同比下降,凈利潤同比更是下滑超8成。
從市場狂歡到資本寒流,過去一年的環保產業有點“冷”。2018年,申萬環保指數全年下跌近50%,下跌幅度在各個行業中較為明顯。
這個行業究竟怎么了?從上市企業的財報中可見一二。根據環保板塊上市公司集中發布的2018年業績的相關公告(預告/快報),其中,半數利潤增速為負,凈利潤同比下降超8成。另據東吳證券研究所選取的環保工程與服務行業上市公司樣本,截至2019年1月31日,已披露業績預告68家公司在2018年中業績增速同比2017年下降近91.04%,環比2018年前三季度下降51.97%。
若按環保企業經營模式分類來看,分化跡象同樣顯著。由于受制于PPP業務環境,整體的利潤增速較去年同期PPP模式高爆發期時的增速明顯下滑。在國家降杠桿化解金融風險及整頓 PPP 項目風險的背景下,碧水源預估2018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5元—17.57億元,較上年同比下滑30%—50%。同日發布的萬邦達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估2018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500萬元—800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4.56%—126.20%。
但與此同時,一些環保上市企業仍舊實現了不錯的業績增長。通過優化經營策略、嚴控訂單質量、加強項目風險管控、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加大回款力度等一系列工作,持續深耕工業廢水治理、市政污水治理、水體修復、土壤修復等領域的博世科在2018年完成逆襲。博世科預估2018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3——2.5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45.00%—73.00%。
同樣表現搶眼的還有維爾利和津膜科技。前者2018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2.50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50%—80%。后者則預估2018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7—0.22億元。
“在當前去杠桿的情況下,加之現金流緊張,的確難以實現此前幾年的高速增長。”業界資深人士透露。加之市場風云突變,此前大刀闊斧并購,也帶來了難以償還的債務。環保企業多在資本金層面,通過結構化融資(即雙重加杠桿)的方式快速擴大拿單規模,進一步加重了債務負擔。這也導致部分企業在“瘋長”中忽略了自身優勢的發揮和能力的釋放,導致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從而加劇行業惡性競爭。
不過從目前看,環保行業在過冬的同時也將逐步進入分化期,給產業帶來機遇和創新動力。環保各細分板塊中,一些新興板塊的成績單尤為亮眼。與污水處理、廢氣治理等傳統板塊疲軟不同的是,受去杠桿影響較小的環境監測企業則在政策以及市場選擇等共同作用下,業績同比增長近61%。招商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環比上升是大概率事件。從市場層面來看,2019年A股交易日,中國天楹、中電環保、永清環保等一系列環保股紛紛逆市飄紅。
從估值和基金持倉來看,環保板塊配置價值已逐漸顯現。一些公司為了規避違約風險,采取降速經營等措施,所以今年依然需要警惕業績“地雷”。在資金緊缺的背景下,現金流的運營類環保企業更值得優先關注,“核心在于風險更低,現金流持續性更好”。未來企業能否做到資金長期與短期匹配、建設和運營適應,將成為現金流管理能力提升的關鍵。而在下半場,環保市場的格局或許有所改變,但后續如何演變,還需觀察后期行業的整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