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我發現,我們已經從制造業公司轉變為一家軟件和數據公司了。”美國GE公司原董事長伊梅爾特這句話常常被用來形容數字化轉型的浩浩蕩蕩。
近年來,GE公司持續發力數字化業務,組建了龐大的軟件業務板塊,積極擁抱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而它的競爭對手———德國西門子公司也通過多筆收購打造了自己的“數字化”版圖。
中國工業報曾援引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的觀點稱,當前,全球制造業正處于重大的變革階段,傳統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在中國,制造業也在積極探索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過去兩年,工業互聯網領域發展如火如荼。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有超過80家廠商致力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技術和生態發展,意圖在工業互聯網產業形成高門檻競爭之前占據一席之地。
群雄逐鹿
從競爭格局來看,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格局未定的關鍵期、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搶占主導權的機遇期。不同領域出身的廠商正在結合自身優勢編織一張不斷延伸和豐富的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的提速發展,一方面得益于業界巨頭的推動,另一方面來源于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和規模化消費市場的興起,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浪潮中共同助推工業互聯網產業迅速成長。
在此過程中,自動化領域起家的GEPredix、西門子MindShpere正在齊頭并進;工業軟件領域出身的PTCThingWorx、SAPLeonador則基于軟件應用視角發展工業互聯網;由國內制造企業生發出來三一根云平臺、海爾COSMOPlat等則從行業應用切入工業互聯網;另外還包括互聯網領域的代表阿里云ET工業大腦以挖掘數據價值賦能工業互聯網,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升維。
“這些廠商的切入點各有不同,技術和戰略也大相徑庭,但它們紛紛結合自身優勢加入這場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搶奪戰中。”
構筑優勢
傳統微笑曲線將產業鏈分為三個區間,即研發與設計、生產與制造、營銷與服務。受限于傳統技術手段和模式,處于微笑曲線中間的生產制造環節帶來的附加值往往偏低,制造商們總是不斷地追求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兩端升級,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但隨著時間的演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帶來的知識紅利、模式紅利、IT/OT融合的紅利正在改變這一現狀,并催生了增強型微笑曲線。
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看來,目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有一個典型的誤區,就是過于集中在智能工廠本身,集中在OT技術和IT技術的疊加上。OT技術和IT技術的融合固然可以提升微笑曲線的生產制造環節,但不是工業互聯網所能帶來價值的全部,甚至只是很小一部分。
事實上,在微笑曲線的左側,可以通過互聯網協作和人工智能的方式幫助數百萬工程師提高工業知識的積累效率,形成知識紅利;在微笑曲線的右側,互聯網技術激發了數十億消費者潛力,可以以用戶驅動的方式推動消費類制造業的發展,形成模式紅利。
劉松認為,工業互聯網很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沉淀了十數年的關鍵技術,與傳統制造業業務相疊加,由此在微笑曲線的研發與設計、生產與制造、營銷與服務三個區間帶來更大的增益。這才是工業互聯網賦予增強型微笑曲線的價值。
瞄準升維
現階段,通過IT/OT技術的融合,不少企業建設了數字化工廠、搭建了智能化產線,開始走上了工業智能之路。
這也是當前大多數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所致力于的戰略方向。
劉松則認為幫助工業企業洞察數據價值、實現智能升維同樣重要,甚至帶來的價值更顯著。理論上,現代化企業的業務和管理過程都可以被數據化,企業的生產線上流淌的不僅僅是產品,更多是數據,這些數據價值在哪里?如何有效利用?
劉松說,在已知的模式下主動進行改革是轉型升級,而在未知的領域實現創新并帶來價值是智能升維。阿里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是通過數據、算法對傳統的工業企業進行智能升維。
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在一場機械專場招聘會的招聘信息引起業界廣泛關注:招聘對象是10年以上經驗的工人老師傅,獲聘的工人師傅將成為阿里云“ET大腦工業訓練師/ET大腦業務專家”。
不僅如此,阿里云還是第一個將研發業務下沉到企業車間的公司,在ET工業大腦項目中,阿里云算法工程師下到工廠車間寫代碼已成常態。將領先的數據科學與車間一線工人的經驗相結合,成為了阿里云工業互聯網戰略的制勝法寶。
“構筑新微笑曲線 工業互聯網成新寵”由機電設備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