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互聯網當下從模式創新遷移到技術創新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成為新一代的驅動力。但其實,在消費級應用方面,人工智能的應用大多仍然是淺層次的;在基礎研究方面,中國離美國仍有較大差距。人工智能“狂飆突進”的背后也暗藏隱憂。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現在,我們似乎越來越離不開人工智能。它帶給我們的好處可謂是多不勝數。比如如今的汽車已經可以做到智能泊車解決了大多數新司機泊車難的情況;現在大多數搬運工作也可以用機器人完成。
中國國家領導人曾明確表示,人工智能是國家戰略重點。依照今年7月中國政府發布的有關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國的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將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目前,國內外巨頭正加速在人工智能領域廣泛布局,相關政策也陸續出臺。繼國務院7月下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之后,12月中旬,工信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當中明確了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未來三年發展方向,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等17個領域受到關注。
從2014年起,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業潮就開始興起,2015年是名副其實的人工智能創業年,涌現了相當一部分優秀的創業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雖然資本市場回歸理性,但人工智能創業熱情并沒有太大的減退,這說明,人工智能作為前沿技術,隨著商業化場景的拓展,人工智能的產業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2016年到2017年,投資人工智能領域的機構就達到近150家,2016年全球投資金額逾200億美元,深度學習、機器視覺、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設備被認定為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域。
就像前幾年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一樣,人工智能在2017年再次成為巨頭的“盛宴”,而且這一形勢可能還會有增無減。在眾多峰會、論壇、報告中,因為人工智能的“賦能”,2017年似乎是離未來智能時代最近的一年。
最能體現人工智能的便是現在的高科技機器人了。它們擁有人類一樣甚至更好的智商。最為顯著的例子有alphago,它在2016年3月在圍棋方面戰勝了李世石,成為世界圍棋排行榜第一位。并在同年的7月戰勝了中國天才柯杰。讓世界震驚。從而讓人對人工智能的擔憂加深。
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越來越快,很多人覺得機器人會做主導地位。其實不然,以后的機器人如果能自主思考,必然也有處理機器人的方法。機器人只是一個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工作的一個工具。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貼上人工智能的標簽,標榜利用人工智能優化企業運營。然而,在基礎設施層,人工智能強依賴的數據累積和分析環節仍然薄弱,數據流通方面存在法律法規的缺失,強人工智能尚未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盡管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產業布局、技術研究等基礎設施正處于進步期,隨著科技、制造等業界巨頭公司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產業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而隨著眾多垂直領域的創業公司的誕生和成長,人工智能將出現更多的產業級和消費級應用產品。
“人工智能狂飆背后暗藏隱憂 技術創新關仍待攻克”部分領域已投入使用”由機電設備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