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中小制造企業是實現制造強國戰略、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源泉和基礎。與此同時,在當今世界制造業經濟整體低迷、全球總需求和制造業效益“雙下滑”的不利局面下,中小制造企業順勢突圍面臨很多困難。目前,我國中小制造企業面臨共性的“三難”問題,即轉型難、創新難、融資難,應深入分析制約中小制造企業發展瓶頸的深層根源,通過完善中小制造企業的創新政策、加強公共服務平臺支撐,探索行之有效的融資途徑來保障我國中小制造企業順利突圍。
中小制造企業存在“三難”
(一)產品輸出過于“單一”,轉型難。一是中小制造企業過于重視產品,忽視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作用。調研中發現,受“加工制造——產品銷售”傳統思維的影響,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長期贏利點在于較為單一的產品銷售,布局在產業鏈的特定環節,停留在價值鏈的底端。企業的訂單數量和產品價格受供給行業的景氣度影響較大,單一的產品結構也易受經濟周期影響。往往寄希望于通過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的戰略,缺乏通過提高產品價值來贏得市場地位和競爭力的意識。二是區域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從產業布局角度來看,地級市的區域產業鏈環節往往集中在多家中小制造企業,行業景氣時由于需求端旺盛掩蓋了供給端的結構性過剩,一旦行業效益下滑或出現市場份額的競爭,中小企業往往采取以犧牲產品質量來降低價格進行競爭,加之要素成本的不斷提升,致使行業下滑時企業負重難行。從長遠來看,中小企業失去的不僅是市場份額及產品競爭力,同時也將喪失新一輪產業鏈“卡位——布局”及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的機遇。
(二)人才存在結構性“斷層”,創新難。
一是研發人才局部斷層現象嚴重。調研中發現中小制造企業研發人才往往呈現出以下特性:高級研發人員由于高薪及管理層職位誘惑呈現出穩定狀態;低端研發人才由于自身掌握技能不足也趨向于穩定,一般創新能力差且需要長周期培養;中層研發人才由于具備創新能力之后傾向于流失到周邊一、二線或省會城市,因此研發人才呈現出“分散兩端,中間斷檔”分布的特點,也正是由于中堅力量和具備“工匠精神”人才的流失增大了創新的難度。二是研發人員創新積極性不高。一方面為創新人員的抓手及著力點匱乏,突出表現為平臺、儀器、專業知識培訓、對外合作交流等創新環境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激勵機制不成熟,研發人員創新帶來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并未真正攤銷到科研人員,加之部分中小企業對依靠創新投入來實現企業轉型抱有懷疑或觀望態度,對前期投資和后續不確定的產出效益心存疑慮。
(三)信貸易存在“產業性歧視”,融資難。
一是信貸機構對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全部亮紅燈。我國的產能過剩行業是結構性的,并非產能過剩行業中所有企業都是以落后產能、“僵尸企業”形態存在。另外,加之中小企業自身信貸資產不具有優勢,缺乏有效的直接融資渠道,依賴于銀行貸款等高成本的間接融資手段,致使包括部分“專精特新”及“單項冠軍”在內的制造企業也無法及時通過外部融資實現規模擴張,增大科研投入,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是部分產業基金、貸款周轉金、中小企業專款保證金等效果未達預期。調研中發現,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試圖通過財政資金和杠桿作用來改善中小企業融資條件,但是受制于機制及模式尚未成熟,資金使用的邊界條件尚不清晰,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并未達到預期,既不利于財政資金及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也致使部分中小企業融資后陷入盲目增產擴建的怪圈,低端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制約中小制造企業發展瓶頸的深層根源及邏輯
宏觀上,“造血”新興產業(愛基,凈值,資訊)要兼顧“輸血”傳統產業,新舊動能轉換而非單一舍棄。從產業長周期發展邏輯來看,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是相對概念,產業都會經歷由成長到衰退的演變過程。當行業及制造企業長期處于成熟穩定期,勢必會出現效益下滑跡象及技術“卡脖子”問題,比如資源性衰退、聚集過度衰退、效率型衰退等,對于即將處于衰退期的制造企業必須深刻重視“造血”和“輸血”的配合及協調性,切莫單一舍棄,尤其是風險抵抗能力較弱的中小制造企業。“輸血”強調企業在自身基礎上轉型升級,創新管理提質增效,“造血”強調企業在新興戰略性領域的布局,“輸血”和“造血”的邏輯類似于存量和增量的關系,經濟下行企業要在大力調整優化自身存量的基礎上再布局新的增量點,單獨的舍棄勢必會增大企業運行風險,只有雙管齊下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
中觀上,依靠研發投入及技術創新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而非盲目搶占市場份額。一是中小企業創新應明確比較優勢,辨別產品的“同化”和“異化”。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及技術創新本應是一種持續性、選擇性行為,應根據自身特點深刻分析比較優勢,否則創新投入之后輸出的產品“同質化”嚴重且可替代性強,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同時大大損耗了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同時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及措施缺失嚴重,加之本身市場不公平競爭及擾亂市場秩序問題嚴重,致使“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創新應具有可持續性,發力方向聚焦在“專精特新”定位上。在制造業的創新主戰場,中小制造企業體量不大但貴為技術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產業鏈整體的配套性和協調性。中小制造企業應結合市場規律及市場供需進行持續性創新,具備一定的預先研判能力,而非將效益來源固定在當期產品價值,未來應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方向持續發力轉型。
微觀上,生產經營模式和質量管理方法已經成為制約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勢下,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及質量管理方法正逐漸成為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及服務水平的制約因素,應結合開源節流和苦練內功來深挖自身內部潛力。當外部潛力的提升一定時,企業內部潛力和源頭控制水平也成為當今形勢下企業間的競爭點,突出表現在資源能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產品質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內部成本有效控制這三個方面,反之規上或者國有企業具有相對的比較優勢。“散點”及零碎化的管理已經不足以進一步促進企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要進一步精益求精形成先發優勢來促進和保障企業提質增效。
政策與建議
完善支持中小制造企業創新的政策,積極培育“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一方面,技術創新財政激勵政策要適當降低門檻,簡化審批手續,并建立公開透明、長期穩定的激勵機制,允許部分中小企業享受財政激勵來填補研發創新的資金投入,落實并適當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另一方面,根據細分行業定期發布“專精特新”到“單項冠軍”企業的路徑和技術路線圖,建立動態復審評估機制,傾向服務型制造,從技術和模式兩方面實現創新突圍。
切實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對中小企業的支撐作用,解決信息不對稱及技術“卡脖子”問題。一方面,加大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技術創新平臺、科院所對接平臺及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供給,切實增強公共平臺對中小制造企業的服務力度和作用,降低中小企業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完善公共平臺的使用效率,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信息咨詢、檢驗測試等,增設及完善政策清單及解讀的線上平臺,提高政策推送的信息化水平。
進一步打通中小制造企業融資通道,運用精準、可操作的財政政策。一方面,鼓勵融資擔保機構等為中小企業技術升級改造、信息化建設、產品價值鏈延伸等提供融資擔保,沒有有效資金的制造企業將是無源之水;另一方面,完善直接融資渠道,切實結合實際鼓勵成長性好的中小微企業上市,積極擁抱“互聯網+”探索更加市場化的融資手段,比如應收賬款融資、互聯網金融平臺、大數據征信等,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
“中小制造企業如何“突出重圍””由機電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