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工業時代,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目標都是做大做強,想成為世界500強。日前,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出席“2016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時表示,“在互聯網時代,規模經濟轉向體驗經濟,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這些年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實際看,本輪產業變革的重心就在供給端,實質是通過制造模式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提高供給對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形成新的增長動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苗圩表示。
對此,張瑞敏的看法更加直接。他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是供給側怎樣滿足需求側,更應該是“供給側和需求側站在一起”。
“每個企業都要問自己,我的客戶是誰,我為客戶創造的價值是什么。”張瑞敏說,為了消除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打通“最后一公里”,讓雙方真正實現及時、有效溝通,2005年海爾提出了“人單合一”的雙贏發展理念。
所謂“人單合一”,是指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每一個團隊都與用戶需求直接相連。單,不是簡單地指“訂單”,而是所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海爾下了“要么創業要么離開”的決心,并進行了組織結構上的創新:取消企業全部科層制組織,砍掉一萬多人的管理層,最終將海爾變成一個只有“平臺主、小微主和創客的創業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從設計生產到物流配送,用戶全程參與。“一系列過程都會發到用戶手機上。更重要的一條是,產品生產出來后,不再進倉庫,而是直接到達用戶手中。”張瑞敏將這一商業模式稱為“互聯工廠”,即通過“智能交互制造平臺”鏈接前端研發和末端用戶。
“傳統工廠是一個物理空間,而互聯工廠是一個網絡空間,一個黏住用戶的社區,這是它們本質的不同。”張瑞敏強調。
而對于不同行業來說,這里的“用戶”可以是分散的個人、也可以是產業鏈條上的分散企業。
作為全球第五大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是國內最早實踐工業物聯網的企業之一。“未來的制造業就是服務業,價值的核心是數據驅動。”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三一重工依靠自主研發歷時8年、耗資5個多億打造出了一個企業級的工業物聯網平臺系統,可實現從制造、研發,到信用控制、智能派單、產品指導、故障預測等一系列生產服務。
“目前,系統平臺已經掌握了23萬臺設備的實時運行數據,5000多種參數。比如,我們每半個月就會向國務院相關部門提交挖掘機的行業指數,主要用于配件的需求預測,降低零部件庫存,提高客戶滿意度。”賀東東透露,三一重工下一步戰略是打造一個能與GE和西門子等跨國企業同臺競爭的行業級工業物聯網平臺,“進一步把這種數據分析和行業預測的能力開放出來,服務于更多的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