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斷斷續續與美國談判了一年多,可謂人困馬乏,但是我們還會繼續努力,為中美光伏‘雙反’博弈提供非政府間支撐,通過多條腿走路維護出口企業利益。”近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在會見中國貿促會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劉超時說。至于具體談判的內容,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蔡銘在接受采訪時說,由于涉及談判機密,所以不便透露。
近年來,不僅是美國,歐盟、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土耳其也不斷對中國發起“雙反”調查。錦天城(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傅東輝表示,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光伏產業的規模效應和產業配套齊全,產品性價比是最好的。在綠色能源概念的大背景下,各國都在鼓勵本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各國政府依靠產業政策和補貼政策扶持各國光伏產品產業發展,并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激烈競爭,另一方面,美歐等國家和地區以貿易救濟抵制光伏產品進口,保護國內產業。可以說,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受到了歷史上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最嚴重的挑戰。
摩擦不斷勝負參半
從2011年開始,中國光伏產業的貿易爭端一直持續。錦天城(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燁介紹,2011年,美國率先向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中國光伏企業積極迎戰,并有效運用貿易救濟規則,最終把反傾銷稅限制在以中國原產地電池組裝的光伏產品,用第三國原產地電池在華組裝的光伏產品被排除在被調查產品之外。“正因如此,美國光伏產業后來又申訴發起了第二次雙反調查,最終阻止了采用第三國電池組裝光伏產品對美國出口的可能。”李燁說,這次調查只針對用第三國電池在中國組裝的光伏產品,比第一次“雙反”調查稅率有所提高。
迄今為止,歐盟對華光伏反傾銷案仍是世界范圍內案值最大的貿易救濟案。“當時中國光伏產品對歐盟出口金額達到250億美元,比歐盟對華‘雙反’調查的案值總和還大。”傅東輝說,所幸中國光伏產業再次沉著迎戰,在商務部、機電商會、產業和律師“四體聯動”的努力下,在2013年獲得了本世紀歐盟“雙反”案件中第5個價格承諾。雖然中國對歐盟出口明顯減少,但仍然保住了歐盟的重要市場,也打開了中歐貿易救濟合作雙贏的新局面。
此后,中國光伏產業繼續迎戰了印度、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最終在印度、澳大利亞獲得無稅結案的成果。
傅東輝分析,中國光伏產業應訴有勝有輸,也有獲得雙贏。我們勝訴主要依賴對貿易救濟規則的熟練運用,對于失敗的案件,往往能夠發現調查機關存在違反規則的做法。因此,中國光伏企業要把利用WTO規則維護自身權益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積極挑戰濫用規則的做法,包括請求商務部向WTO爭端解決機制起訴,或者自行向進口國當地法院起訴。
自我提升積極應對
對于近期中美光伏貿易形勢,李燁分析,通過年度復審,美國每年的“雙反”稅率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企業仍然維持著一定數量的出口。此外,中國的光伏大企業基本上都在海外建廠,或者通過海外代工企業OEM出口美國,基本上解決了“雙反”稅的障礙,這是中國產業在長期應對國際貿易救濟中找到的一條可行途徑,其條件是企業必須具有規模實力和跨國經營的能力。
錦天城(北京)律師事務所曾在美國第一次光伏產品雙反案的第二輪年度行政復審中代理反補貼調查的抽樣企業。在復審調查中,美國商務部調查官員濫用外部參照基準,采用了比正常國際市場價格高出4.5倍的非光伏玻璃價格,計算出我國光伏產品“低于公允市場價格”的補貼率,導致了19%的反補貼稅率。李燁透露,這是因為美國商務部采用的GTA全球海關統計價格中95%的產品是光伏玻璃以外的其他玻璃產品,因而比中方提供的HIS報告的國際市場價格高出4.5倍。“根據中國在WTO爭端緊固件案勝訴的經驗,我們要在WTO贏得此案是沒有懸念的,我們應該有更大的勇氣運用WTO爭端機制維護中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合法權利。”李燁說。
傅東輝建議,針對國際上濫用貿易救濟規則的問題和做法建立檔案庫,政府也應該盡快建立法定程序,使在國際上受到爭端損害的中國企業可以依法向主管部門提出訴諸WTO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