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5電商營銷事件,“天貓晚會”不得不提。從“雙11”到“黑色星期五”,再到鼎沸的“雙12”,海量促銷信息通過各種渠道狂轟亂炸般被推送到消費者眼前,讓你不得不去關注一下。看客都會忍不住湊熱鬧地體驗一次“雙11”的狂歡,購物環節暫且不討論,從會展角度解讀一下這場“名利雙收”的購物晚會——“天貓2015雙11狂歡夜”,從軟性宣傳看無非是一場高調玩轉電商品牌的營銷手段。
這場晚會本質上是一場公司會議,只不過選擇了更為專業的制作團隊、更為強大的明星陣容、更為權威的發布渠道、更有吸引力的發布空間而已。目的是通過一個“人造節日”的造勢,占領消費者的心智。效果誠如觀眾所見,當晚的活動舉辦地——“水立方”被幻化為天貓的品牌展示基地。藍色的“水立方”外墻閃爍著“雙11”字樣,建筑頂上,通過3D效果呈現出“天貓全球狂歡節”的視覺形象。相信當晚經過“水立方”的游客,首先想到的不是這座北京的標志性建筑,而是阿里巴巴。晚會現場的布置同樣以“天貓”的黑、紅為主色調,包括當晚主持人的著裝,會場所有可見之物都在視覺上不斷強化“天貓”、“雙11”品牌形象。在活動的設計上,無論是演員選擇、節目安排、游戲設置均不離“天貓”、“雙11”這個主題。
有網友吐槽說,主持人句句不離“天貓”二字,平均每隔30秒就能聽到一次。確實有些“簡單粗暴”,但結合活動的娛樂氛圍倒也不顯突兀。至少通過這場晚會讓很多人對“天貓”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當晚,京東也辦了一場電視晚會,筆者出于好奇找來視頻看了看。相較之下,“天貓”的晚會是阿里巴巴深度定制的企業公關活動,而京東搞得更像是一場冠名晚會,品牌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將活動策劃與品牌效果有機整合,這是值得我們深度思考的第一個問題。
“天貓雙11狂歡夜”被稱為是“最互聯網的晚會”。官方解釋說,晚會融綜藝內容、明星游戲、移動購物于一體,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平臺,實現邊看邊玩邊買,通過多場景互動,讓全球億萬“雙11”粉絲共同參與到這場狂歡中來。而這種多屏互動的創新嘗試,極有可能重構“消費+娛樂”模式。本次晚會圍繞觀眾及商家的復合需求,選擇極具人氣的明星、設置可以和嘉賓互動的游戲環節、增加搖一搖和一件下單的購物功能,全方位滿足觀眾參與互動及購物娛樂的需求。
多屏互動作為一種手段,會展業并不缺乏這種技術應用,但很多時候都成了為應用而應用的雞肋。如何借助互聯網提升參會參展用戶的體驗,這是第二點值得我們借鑒的。
通過這場晚會,我們可以看出新衍生的會展需求。移動互聯網使用初期,我們一直關注或者擔憂的是移動互聯網如何顛覆會展業,唱衰傳統展會的調子更是甚囂塵上。對此,筆者自始至終未曾贊同過。本次晚會再次驗證了筆者的觀點。一個網絡衍生節日發展成為全民狂歡盛會,這不是個案。
小米曾經多次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以粉絲經濟為基礎的小米發布會,并將每年的4月8日定會“米粉節”,總能看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米粉兒”,帶著我們幾乎不能理解的熱情來參會,一票難求是常事。無獨有偶,前幾天,虎嗅網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虎嗅F&M創新節”,又稱“撫摸節”。
此外,還有“京東618”、“蘇寧818”和“919樂迷節”都是出于粉絲對品牌的狂熱追捧,首先在線上集合到一起,隨著粉絲效應的顯現,衍生出線下會議或者節慶活動。廣受歡迎的會展微信平臺——會展人微廣播經歷了線上的熱鬧之后,也要舉辦線下的會展人大會。如何結合線上線下的優勢融合發展,是第三點值得我們思考的。
數據顯示,天貓“雙11”于開場1分12秒交易額破10億元、12分28秒交易額破100億元,全天交易額達912.17億元,比2014年提升近60%。這場晚會對交易額的貢獻究竟有多大,無從得知。但值得肯定的是,這場“名利雙收”線上線下互動的企業品牌推廣活動,帶來的儀式感是其他傳播途徑無法比擬的。
2015的電商輝煌翻篇了,2016又會營造出一場怎樣的電商無煙戰場,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