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呼喚綠色建筑。鋼結構作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循環低碳建筑,伴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正在快速崛起,引起鋼鐵業人士的關注和重視。開發鋼材新品種,滿足鋼結構用鋼市場需求,對鋼鐵企業來說任重而道遠。
在碳排放總量中,傳統建筑排放的碳幾乎占到了50%,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運輸和工業領域。對今年初的霧霾天氣,一般人的第一反應是機動車尾氣碳排放所至,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卻是水泥等傳統建材。中國是一個超級水泥生產大國,在“造城”運動中人均擁有水泥量已超過一噸,每建成一平方米房屋就排放出0.8噸碳。在歐洲、澳洲及日本,當地的建筑業十分關注碳約束和循環經濟。在那里,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作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循環低碳建筑,已經發展到了非常完善的階段,占到了全部住宅建筑的40%以上。它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
目前數據顯示,國內住宅小區建設中的最高標準是“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國際上,在發展綠色建筑方面有一個廣為流傳的“三R原則”,即:reduce(減少)、reuse(再用)和recycle(再回收)。這些都應該成為中國發展住宅產業恪守的信條。應該看到,近年來,作為一種新的循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體系--鋼結構綠色建筑體系在我國正在快速形成,為鋼結構用鋼營造巨大市場。同時,對鋼結構用鋼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國鋼結構用鋼存在品種少、質量差的問題,亟待改變。當今,我國建筑鋼結構產業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僅主體鋼結構制造業的產值就超過600億元,已經形成了以鋼材生產、鋼結構設計、構件加工及制作、構件安裝以及相關聯產業的一個產業鏈。建筑鋼結構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同樣拉動了鋼結構用鋼的需求。
鋼結構領域很大,尤其是鋼結構綠色建筑體系,它將打破房地產、建筑、機械裝備制造、綠色建筑、新型建材、防災減災、家電廚衛裝修等產業之間的界線,集合成為一個新的循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體系;還可將房地產業的資金重新回流到現代制造業等實體經濟中來,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從長遠來看,它是一種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的新興產業,可以藏鋼于建筑,藏富于民,造福子孫萬代。因而這些年,我國鋼結構建筑和住宅正在持續發展,據初步統計,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北、內蒙古等省市已經開發或建成的鋼結構住宅超過1000萬平方米,北京奧運會的“鳥巢”、“水立方”、中央電視臺新辦公樓、上海環球中心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鋼結構建筑,成為我國采用鋼結構為建筑主體結構的應用典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