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5月8日,2014中國工業經濟論壇(一季度)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表示,第二季度,我國工業經濟將弱勢復蘇,主要用鋼行業增速有升有降;世界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鋼材出口形勢依然嚴峻;化解產能過剩任務艱巨,目標落實有難度;鋼鐵產業集中度待提升,并購整合緩慢的現狀有望改善;節能減排壓力依舊,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本次論壇由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主辦。來自工信部主管部門的領導和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有關專家參加會議。
國內鋼材需求難以明顯改善
專家認為,第二季度,我國工業經濟將保持弱勢復蘇的態勢。從主要用鋼行業來看,由于宏觀經濟下行將導致機械工業面臨更為嚴峻的需求不足形勢,機械工業增速將有所回調,但回調幅度不大,增速將維持在12%左右;汽車工業產銷量將繼續增長,銷量增速將保持在11%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增長較快;由于全球船舶市場供需矛盾有所緩解,船舶工業有望繼續回暖,預計三大造船指標將全部實現增長,其中承接新船訂單將維持280%左右的同比增速,新增訂單量占世界市場總量的份額可能增長至60%。
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工業處于增長動力“換擋期”,個位數增長將常態化。考慮到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緩慢、企業減稅效應不斷顯現、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深化改革各項工作持續深入等國內外多種因素,預計第二季度,工業將保持弱復蘇的態勢,上半年將呈現整體平穩、略有上升的趨勢,工業增加值增速在9.2%左右。
近期,中央采取“微刺激”方式釋放穩增長信號,與鋼材消費相關的主要包括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油氣管網、儲氣設施、現代煤化工和石化產業基地等方面。再加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完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加強重點煤電基地和輸電通道建設等重大工程的陸續開工建設,將拉動對鋼鐵的需求。
不過,受到地方政府債務增長過快、融資支持力度減小等因素的制約,上述項目的“落地”可能尚需時日。再考慮到工業經濟整體平穩、略有上升的運行態勢,預計第二季度,鋼材需求難以明顯改善。
關注鋼材出口環境的新變化
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景并不明朗,國際貿易摩擦愈演愈烈,我國出口產品成為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眾矢之的”。第一季度,我國遭遇貿易救濟調查51起,其中反傾銷調查24起、反補貼調查15起、保障措施12起,發起調查的國家既有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也有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以及印度尼西亞、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調查產品設計電子、鋼鐵、化工等多個領域。例如,歐亞經濟委員會于3月底針對中國油井管的出口發起了反傾銷調查,危地馬拉于3月份對我國鍍鋅板發起反傾銷調查。
同時,我國對部分地區出口鋼材的數量增長迅速。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第一季度,我國向南美、歐盟、美國的鋼材出口數量增長快速,增幅均在50%左右。
展望第二季度,發達經濟體工業生產持續向好,新興經濟體不斷推動轉型升級。其中,4月份,美國制造業PMI指數上升至54.9%,制造業增長連續第三個月加速,經濟持續溫和復蘇;日本制造業PMI指數雖然下滑至49.4%,環比大幅下滑4.5%,但受到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未來將呈現穩定的趨勢;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升至53.4%,創近3個月新高,制造業復蘇的勢頭繼續增強。不過,受經濟結構調整、出口下滑、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新興市場國家的工業增速普遍放緩。其中,印尼、土耳其、印度、巴西等國家的內需和投資意愿不高,俄羅斯制造業缺乏增長動力,巴西制造業重回收縮的態勢,需求較為反復,印度制造業需求相對穩定。
面對工業增長的持續放緩,新興經濟體各國政府紛紛在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改善投資環境、加強自主創新、刺激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面對日益復雜的全球貿易形勢,主要經濟體之間加快了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進度。預計第二季度,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將加快自由貿易區談判的步伐,以中國和東盟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將加快推動區域自由貿易區談判。而且,進入2014年以來,以鋼鐵、有色金屬、船舶等為主的全球傳統產業不斷加快調整步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布局,以東南亞和拉美為代表的低成本地區正在加速承接全球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未來,新增鋼鐵產能將主要來自印度、海灣地區、拉美等國家和地區。
整體來看,由于全球經濟復蘇仍略顯乏力,外需對我國鋼材出口的拉動將十分有限。鋼鐵企業要時刻關注鋼材出口環境的新變化,因地制宜地調整出口的數量和結構,建立國際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對重點國家、主要市場、核心產品情況進行監測,對可能引起貿易摩擦和糾紛的產品提前做好應對工作,在盡量減少貿易摩擦的前提下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化解過剩產能任務艱巨
當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基本形成了銜接緊密的工作制度和完整的政策體系,落后產能標準界定、財政獎勵、職工安置、檢查考核等政策相繼制定發布,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生產許可等措施也得到強化和執行,逐步形成了促使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
4月3日,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部際協調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部署了2014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任務,提出今年的目標任務為淘汰煉鐵產能1900萬噸、煉鋼產能2870萬噸,分別比2013年的目標任務增長了6.2倍、2.6倍。但是,隨著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的加大,鋼鐵行業現行界定標準下的落后產能比重下降,加大了任務落實的難度。
尤其要關注的是,在某些西部欠發達地區,鋼鐵行業起步較晚,目前面臨較大的產能投放壓力。在這些地區,鋼鐵等傳統原材料行業是支柱產業,化解產能過剩與當地經濟發展的訴求存在一定沖突。另外,由于化解產能過剩政策調整過快,部分地區沒有緩沖期,且存在著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帶動和支撐作用不足的問題,替代產業尚未成長起來,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導致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不高,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艱巨。
節能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第一季度,鋼鐵行業的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速度加快。1月~2月份,鋼鐵行業的用電量增速為2.8%,明顯小于去年同期7.9%的增速,也明顯小于同期工業增加值6.8%的增速。不過,鋼鐵行業面臨的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
在去年國務院連續發布《關于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的基礎上,今年初以來,各級政府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法律法規的執行性工作,組織安排節能減排監督檢查,執法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例如,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境保護法》,在霧霾治理、信息公開、環保執法等方面有重要突破;《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工作將加快,部分省(市)將出臺地方性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工信部印發了《關于加強工業節能監察工作的意見》,加大工業節能的監察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發布《燃煤發電機組環保電價及環保設施運行監管辦法》,同時啟動脫硫電價專項檢查工作;國家能源局印發《2014年市場監管工作要點》等,正式啟動節能減排電價等專項監管工作;環保部部署專項檢查,提出“不定時間、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直接督查、直接曝光”的工作策略。可以預見,第二季度,國家對節能減排監督檢查的力度將持續加大。
國家對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斷加強,給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環保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社會環保投入以年均2000億元以上的絕對量遞增,2013年超過了1萬億元。其中,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更為迅速。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的統計,2013年,節能服務業的總產值達到2156億元,增幅約為30%。今年第一季度,節能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但節能服務公司融資難的困境依然難解,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水平低的產業發展現狀沒有根本性改變。目前,我國規模以上環保企業約有2.3萬家,總營業收入超過3萬億元。
經過近幾年的微利運行,部分鋼鐵企業利用自身的節能減排技術優勢,逐漸走上了環保技術輸出之路,節能環保產業成為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板塊。鋼鐵企業要抓住節能環保產業大發展的機遇,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繼續積極探索,使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新的效益增長點。
鋼企跨區域兼并重組待加速
第一季度,我國并購市場比較活躍,但鋼鐵行業基本沒有跨區域并購交易發生。即便是2013年,鋼鐵行業發生由大企業集團發動的并購重組的交易數量也相對較少,主要為地方政府部門協調下的本地中小企業的并購整合。這種地方中小企業的并購行為更多是從擴大規模、保持區域市場競爭力的角度考慮,例如云南曲靖鋼鐵集團和山西晉南鋼鐵貿易有限公司的成立。
近幾年,鋼鐵產業集中度下降明顯。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產量數據計算,2013年,前10家鋼鐵企業的集中度為39.4%,比2010年下降近9個百分點。分析鋼鐵企業兼并重組進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兼并重組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地方政府為保護本地企業和市場,難以突破跨區域重組的重重障礙,以及企業兼并重組涉及的審批環節多、時間長,影響了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3月份,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在江蘇、山東等地區出臺的化解產能過剩行動方案中,也明確提出通過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化解產能過剩的具體措施和辦法。隨著相關措施和細則的貫徹落實,制約企業兼并重組的地區障礙、所有制障礙、資本障礙等問題有望逐步解決,民營企業、民營資本在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方面將變得更為活躍,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兼并重組進程有望加快,并購整合緩慢的局面有望在第二季度或今年得到改善。
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