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機器人產業高地的上海,正在引領國產機器人迎頭追趕,中國機器人企業與ABB、發那科等國際巨頭的差距正在一步步縮小,奮力向中高端發力。
關鍵零部件亟須實現突破
數據顯示,近5年我國
機械設備機器人產業保持高速增長,去年全年生產機器人7.24萬臺,同比增長34%,遠遠高于制造業和工業的增速。今年1—9月,機器人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同比增幅高達69%。
不過,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坦言,包括機器人領域在內的高端制造業領域,要進一步聚焦“兩突破”和“三提升”。“兩突破”是指,突破關鍵零部件和高端產品;“三提升”就是要提升質量可靠性、市場占有率和龍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會長戴柳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亟須實現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和高端產品的重大突破,做深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行業應用。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全球每萬人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數量為69,中國僅為49,對比日本、德國、韓國、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中國差距更為明顯。“中國機器人市場在未來10至15年內保持持續增長沒有壓力。”新松機器人董事長曲道奎表示。
上海已成機器人產業高地
在趕超國外機器人巨頭的征程中,上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去年,滬上某家企業投入300臺機器人替代操作工人,生產效率提升50%以上,企業成本也降低了30%,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示范案例。
市經信委副主任戎之勤在論壇上透露的幾組數據,彰顯上海已然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高地。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有機器人以及系統集成相關企業百家左右,產業規模達220億元,2017年上半年產值同比增長34%。
——國內外巨頭高度集聚,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悉數將中國總部設在上海。國內機器人“第一梯隊”企業也紛紛登陸上海,沈陽新松在上海設立國際總部,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也在青浦緊鑼密鼓布局人工智能產業園。
——關鍵零部件自主突破成效顯著。本市一批零部件企業逐步打破國際壟斷局面,上海發那科關鍵減速器已批量化生產,新時達、沃迪等企業正加快研制最先進的控制系統,實現機器人大腦的自主化。
——產業鏈實現聯動發展。目前,上海已經形成了機器人的研發、生產、系統集成、檢測認證、服務應用等較為完善的全產業鏈。
定位高端不盲目追求產能
向產業中高端發展,仍是中國機器人行業面臨的重大課題。作為行業領頭羊的上海,機器人產業定位必須高端化,不會盲目追求產能和增速。“上海正在探索一條差異化競爭的創新引領之路:對于工業機器人,著力‘國際化開放、國產化提速’,對于服務機器人著力‘智能化創新,產業化加碼’,對于特種機器人著力‘戰略化布局,專業化應用’。”
目前,上海正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技術深度結合,形成軟硬一體化,以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決策為重點,大力推進教育、醫療、安防等機器人研發,并推進轉化。關鍵零部件方面,將繼續為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續力,從優化設計、裝備技術等方面著手,全面提升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機器人專用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等五大關鍵零部件的質量穩定性和批量生產能力。
據市經信委透露,上海還將在人才引進、平臺建設等方面完善機器人產業生態圈。比如,將機器人產業列入重點支持人才發展領域目錄,積極爭取千人計劃等支持,吸引一批國內外高端人才和團隊來滬發展。平臺方面,以機器人產業標準為引領,加快建設國家機器人測試與評定中心,積極參加國家行業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