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孟偉,33歲,41所101室發動機總體、裝藥設計骨干,集團公司2013年度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六院第十屆十佳青年,六院2012年度完成重點任務突出貢獻人員二等獎,曾獲六院學術交流一等獎,連續兩年被評為41所科技標兵。
資料圖:孟偉。根據文章透露的內容,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應是軍用產品。
型號任務中的骨干
在六院,有兩個型號發動機的研制任務被成為“生命工程”。因為這兩個型號發動機研制任務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六院近萬人未來十年的“飯碗”,是六院全體職工的生命線。孟偉就是這其中一個型號發動機的副主任設計師。
2007年參加工作不久,孟偉就加入了該型號發動機研制任務中,直到現在。在發動機處于預研階段時,孟偉與型號設計師隊伍確定了某試驗裝置的技術方案,設計了六院首臺直徑300mm的試驗用發動機,多次點火試驗,為優化發動機結構設計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基礎。
發動機燃燒室人工脫粘層由于工藝原因產生減薄一直是困擾該型號發動機研制的“瓶頸”,嚴重影響到發動機的地面試車和正常使用。面對這個問題,孟偉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與冷靜。“出了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才是‘王道’。”孟偉暗自鼓勵自己,并將這樣的態度帶到工作中。孟偉花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對整體模壓絕熱封頭方案進行了反復修改,提出了六院第一個發動機整體模壓絕熱封頭的設計方案,為六院其他型號發動機使用整體模壓絕熱封頭提供了重要借鑒。這目前,這種絕熱結構在六院的其他型號上被推廣使用。
參加工作以來,孟偉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殼體發動機研制上做了大量工作。他與課題組成員傾力配合,先后攻克了碳纖維復合材料殼體發動機低溫點火、抗過載復合絕熱結構等技術難題。通過“十一五”預先研究課題項目的鍛煉,孟偉在發動機總體、裝藥設計工作中一步步成長起來,逐漸成為了41所發動機總體設計的技術骨干。
奮斗青春實現夢想
研究生畢業時,航天夢讓他最終選擇來到了六院41所,從事發動機總體設計。剛一入所,他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某型號發動機創新技術多,是六院開辟新的發動機研制領域的關鍵產品。孟偉在發動機研制期間主動學習,查閱國內外資料,找老專家請教,收集國內與該發動機研制的相關信息,逐漸優化了總體設計方案,并帶動了發動機分系統開展技術攻關,推動了發動機總體設計技術的進步。
“有志者奮斗無悔”。在平時工作中,有時發動機交付任務緊張,孟偉犧牲周末休息時間,主動參加發動機總裝測試,連續工作40個小時編寫、校對交付文件,連續的工作讓他眼冒金星。每次去外場試驗前一天晚上,當試驗隊員進入夢鄉的時候,孟偉還在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細節、整理文件資料,避免因為考慮不周耽誤試驗進度。在發動機出現研制故障時,他沒氣餒過,利用現有資源想辦法優化設計,與工人師傅一起摸索解決生產中的問題,甚至應用一些讓人感覺與“航天”不搭邊的“土方法”來解決問題。在基地參加試飛的日日夜夜,來自六院全體職工的殷切希望和競爭單位的壓力讓孟偉徹夜難眠,他經常在深夜想到一件事情后突然翻身起來再看一看研制文件,把自認“不托底”的地方反反復確認琢磨。
今年年初以來,當六院的發動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為某型號產品的配套單位時,孟偉激動的心情無法用言語形容。
孟偉和愛人趙亞芹都是41所的科研人員,兩人平時工作都很忙。孩子很小的時候,孟偉把母親接過來,或者實在太忙的時候,就讓母親把兒子帶回老家。孟偉有個每天很早就來上班的習慣,大冬天的,孟偉經常天還黑著就到了單位。晚上要加班,他跟兒子的“交集”就很有限。到基地進行技術保駕,一次就是一個多月,家里的事兒他操心的很少。對母親、愛人和兒子的虧欠,讓孟偉已經開始覺得不知道要怎樣彌補。
2013年臘月二十五,當大家已經紛紛準備結束一年的工作,準備回家過春節的時候,孟偉還在基地進行發動機試飛前的技術保駕。跟他通電話時,他說:“節前沒什么差錯的話應該能夠趕在二十八、九回去,萬一出現點兒問題,可能就要在基地過年了。”
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十佳青年等等榮譽,是對他工作的肯定,在孟偉看來,更是一種激勵,鼓勵他繼續做好科研工作,將不懈奮斗和無悔青春獻給這份他鐘愛的事業—航天。(文/魏翔飛)
另據官方報道,2013年,是六院轉型升級實現突破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六院廣大干部職工團結一心,攻堅克難,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集團公司“1+2+3+4+5+N”轉型升級發展戰略,不斷深化“五型”六院建設,凝心聚力謀求新的發展。全年型號數量、裝藥量、試驗數量創歷史新高,重點型號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2.2米發動機試車成功,標志著六院在國內固體發動機大型化發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