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熱線:0551-62672521 業務咨詢:0551-62672521 郵箱:2268263116@qq.com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新基建”是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中,基礎設施建設(不含電力)約占24%。“新基建”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具有三個特征:一是新技術。信息化時代要求使用新一輪高新技術,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以及其分項、子項,要將這些技術物化為基礎設施。二是新需求。數字經濟是世界潮流,更是國家戰略。產業轉型升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等,新型基礎設施是基石、工具和利器。如在當前抗疫工作中,醫用物資生產調運、疫情篩查防控、遠程線上醫療,在線協同辦公、在線教育云課堂,以及生活物資網購、有序復工復產等,數字基礎設施凸顯了保障和支撐作用。三是新機制。發展“新基建”要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推進電子信息產業與垂直行業跨界融合。新型基礎設施有社會公用的一面,但更多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需要信息技術企業和工業企業協同努力。
業內有句話:“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討論“新基建”的內涵和外延包括但不限于七個領域。狹義地講,“新基建”的核心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數字產業化。我理解包括五點:一是5G網絡。在4G的基礎上要改造新建600萬個基站、投資約1.5萬億元,去年約建成18萬個基站,今年要大力加快建設進度。二是數據中心。包括通用的、地區的、行業的、企業的數據中心,對數據采集、挖掘、整理、儲存和傳遞目前已有相當規模,還要適當補充整合。三是計算中心。用超高速計算機增強算力,用人工智能創造新算法,對海量數據分析計算,搭建云平臺。四是工業互聯網。互聯網技術已在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發展工業互聯網已形成了社會共識。工業企業已經建立的內網、外網要提升改造。發展社會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解決方案,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和信息技術公司可大有作為。同時要保障信息網絡安全,建立安全態勢感知平臺進行風險的預測預警。五是重大研發機構和基地。我國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包括芯片、軟件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差距,要新建一批國家級、地區級和行業的研發機構和基地。
廣義地講,產業數字化也需要相應的基礎設施,包含以下四個內容:一是應用數字技術顯著提高已有基礎設施的效能。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如高鐵營運里程達3.5萬公里,去年增加了5000余公里,更加高速、安全、節能、舒適。還有城鐵地鐵網,都是廣義的“新基建”。又如高速公路,我國已有14萬公里,去年新增了8000多公里,新建高速公路的路況、信號、通信等就要有更高的標準。再如新建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其規模、信息化管理和運營水平都是國際一流。還有油氣管網和接卸設施的數字化、信息化,提升了效能,保障了安全,據統計近三年共新建2萬多公里天然氣管道,到今年將達到10.4萬公里。二是新興產業的基礎設施也可以認為是“新基建”。我國特高壓長距離輸電已經建設了多年,據粗略統計,我國已建成1000千伏特高壓輸配電線路27條,西電東送促進了清潔能源使用。而發展電動汽車,充電系統亟待擴展。基礎設施的提升促進了高端裝備制造的發展。三是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具有巨大的潛能,也必須有新型基礎設施。數字化眾創眾包研發設計、網絡化協同智能制造、個性化規模定制、服務化轉型、信息化管理、開發優質應用場景,都需要專業化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撐。四是城市公用基礎設施要補短板、強弱項,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惠及民生。構建“智慧城市”,即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城市功能,涵蓋交通、醫療、教育、各項市政公用工程等行業,城市已有一定基礎,但都存在短板和弱項。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需加大投資,抗疫中暴露出城市公共衛生亟須基建投資。
二、積極穩妥、精準有序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新基建”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的具體化,有著保障國家安全、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作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僅可以提升供給,而且可以創造消費、保障民生。特別是受全球疫情影響,消費和進出口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更凸顯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
多年來,加強宏觀調控,固定資產投資改革取得了成效。淘汰落后、消化過剩、控制總量、提高效益。但是在新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增速過緩,投資乏力。去年名義增速5.4%,扣掉投資價格指數2.6%,實際增速只有2.8%。二是工業制造業脫實向虛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其中工業投資的名義增幅在3%左右,如扣掉投資物價指數甚至是負增長。三是民間投資意愿不強。民間投資占比曾經達到62%,2019年降到了56%,投資增幅4.7%,低于總體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四是投資效率走低。投資形成資本的轉化率,在“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是75.7%,而2018年下降到61.4%,最低時(2016年)為54.3%。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快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領域。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第一季度在抗擊疫情的嚴峻形勢下,中央多次召開會議,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深刻理解、正確貫徹中央決策,我體會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防止盲目投資、重復建設,要統籌協調、宏觀調控。據報導,截至3月10日,有25個省區市公布了未來幾年投資重點項目,合計2.2萬個,共計49.6萬億元,也就是社會上流傳的“50萬億”投資。這個提法本身不夠嚴密,它既不是全部的固定資產投資,也不全是基礎設施建設,廣義的“新基建”大概不到20%。可以看出地方很有積極性,但也存在著一些盲目性、不確定性。這需要全國通盤考量、協調平衡,要符合區域發展戰略,規劃“新基建”的時間空間布局和總量,地方要根據產業基礎、經濟實力、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市場容量合理安排。二是“新基建”有建設周期長、單項投資大、回收期長、直接回報率不高的特點,要科學慎重決策。要計算項目的直接受益也要看到對社會、產業的貢獻,進行投入產出的比選,遵循效率和財務雙重約束,進行成本和收益的分析。要保障技術的先進可靠,要做好市場需求預測,可以適當超前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三是發揮制度優勢,穩定資金來源。由于各種原因長期積淀,某些地方、某些領域可以說已經債臺高筑。“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的優勢,要從多方籌集資金。對政府來說,政策引導發布信息,減稅降費增加企業的收益,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比如適當增加預算、赤字,政府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對金融機構來說,要降準降息,發行地方債、企業債,發展股市直接融資,改善信貸結構增加中長期貸款,助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新基建”特別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有鮮明的行業特色,企業行業是投資主體,各類企業要融合協同。民間投資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62%,其中制造業占了87%,但是基礎設施投資中民間資本只占20-38%,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新基建”要更多向民間資本開放,做真正的PPP。四是要與企業新一輪技術改造相結合。企業行業需要投入資金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數字基礎設施,通過產業數字化得到收益補償,形成良性循環。許多工業企業已經有了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需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要與企業以智能制造和綠色低碳為重點的技術改造相結合,抓好試點示范。在全國工業投資中,技術改造占42%,去年超過了10萬億元,要充分發揮技改投資效能。
客服熱線:0551-62672521 業務咨詢:0551-62672521 郵箱:2268263116@qq.com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