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據了解,自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省工信委高度重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結合全省工業發展實際,近日,編制出臺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積極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
遼寧省工信委副主任李士偉介紹說,《實施意見》提出了推進遼寧省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思想:堅持以“四個著力”為根本遵循,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制造強省建設”為主題,以實施《中國制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為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不斷優化工業供給結構,努力擴大工業有效供給,實現工業供需協同發展,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實施意見》四項基本原則是.;一、堅持市場主導,有效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二、堅持調存增優,實現工業結構優化升級;三、堅持創新驅動,實現工業發展動力轉變;四、堅持質量為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實施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進一步增強,供給側綜合效能明顯提升,工業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實施意見》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實施意見》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用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堅持加減乘除并舉,促進大中小微企業協同發展、各產業協調有序發展;堅持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國際產能與裝備技術合作,引進一批先進技術和重大支撐項目,努力用“遼寧裝備”裝備中國、走向世界;堅持共享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互聯互通,形成更加公平公正、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
緊緊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在去產能方面,以冶金、石化及建材為重點,從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有效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三個方面引導產業有序發展。同時,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國際產能合作與轉移等方式化解過剩產能。在去庫存方面,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雙重作用,加大本地工業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從供給端和需求端雙向發力,以產銷對接、產品配套等多種形式幫助企業開拓市場,降低產品庫存。在去杠桿方面,支持企業開展直接融資,減少間接融資,有效防范融資風險。特別是鼓勵企業通過直接融資以及市場化、法制化的債轉股等綜合方案來降低企業的投資杠桿。在降成本方面,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物流、融資等企業外部運營成本,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用工、用電、采購、管理、財務費用等企業內部成本。在補短板方面,立足于優化供給結構,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裝備制造業重點補齊高端裝備產品少、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的短板;石化產業補齊化工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的短板;冶金、建材產業補齊精深加工水平低、高端品種少的短板;消費品產業補齊在品種、品質、品牌方面的短板;電子信息產業補齊產品結構、產業規模、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能力的短板。
緊緊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政策和重要發展規劃。吃深吃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中央7號文件)、《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中央28號文件)和《中國制造2025》等重要文件精神,特別是準確把握中央對遼寧的產業發展定位和要求,將文件的精髓要義充分體現到《實施意見》中。
緊緊圍繞遼寧工業創新發展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中國制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遼寧省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陳求發省長在五個產業發展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重點改革任務,把《實施意見》與推廣應用本地工業產品、大力實施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和“三品”工程等重點工作相結合,與實施八大門類五大行業產業政策相銜接,力求符合遼寧實際、體現遼寧特色。
李士偉說; 《實施意見》強調以優化供給結構為重點,補齊工業發展短板。具體包括鞏固提升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做優做精消費品工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4項任務。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航空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制造業,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行業比重達到25%的目標。原材料工業重點發展高速鐵路用鋼等高端關鍵鋼材品種,加大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加快發展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等精細化工產業,到2020年鋼鐵行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行業比重達到15%以上,新型建材主營業務收入占全行業比重達到70%以上,化工產品精細化率力爭達到53%的目標。消費品工業實施“三品”工程,提升中高端消費品供給能力,培育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到2020年消費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達到23%以上,形成50個以上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特色品牌的目標。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發展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系統集成、數字視聽、現代通訊、新型元器件等領域,提出在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達到15%的目標。
《實施意見》指出,遼寧以化解過剩產能為重點,引導產業有序發展。具體包括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推進兼并重組壓減產能、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和產能轉移4項任務。重點通過市場化和法制化的手段,化解鋼鐵、煤炭等行業過剩產能,嚴格控制新增產能、鼓勵企業通過主動壓減、轉型轉產、搬遷改造、國際產能合作等途徑,主動退出過剩產能。今年壓減粗鋼產能602萬噸;到2020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3040萬噸,壓縮水泥產能2000萬噸。
以創新融合發展為重點,培育工業供給新動能。具體包括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建設、開展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開展服務型制造行動、大力推動工業綠色發展、推進工業強基工程7項任務。重點是全面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進兩化融合和軍民融合,在推進服務型制造和工業強基工程上持續發力,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到2020年,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到800家,突破50項以上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以供需協同為重點,不斷擴大工業有效供給。具體包括促進重點行業有效投資、推動本地工業產品推廣應用、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3項任務。重點是促進裝備、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有效投資,進一步提高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補齊高端裝備和產品市場供給能力不足的短板。同時從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推廣應用本地重點工業產品,提高我省工業產品本地市場占有率和配套率,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動產品、裝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去”。
以推進企業降本增效為重點,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具體包括加大幫扶企業力度、開展降低企業成本行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3項任務。重點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在營造環境、幫扶企業等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使政府管理更科學、市場更有效、企業更有活力。
《實施意見》還提出了4條保障措施:一是強化政策保障和資金引導;二是營造良好的發展軟環境;三是加快完善人才保障體系;四是抓好各項工作的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