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布局智能制造 驅動產業升級
——訪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李海鷹
合肥,正在積極建設“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為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而努力。2015年,合肥市將瞄準國際國內前沿和高端,以創新轉型升級為導向,突出重點,聚焦發力,加快打造若干全國性乃至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建設全國性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肥市經信委主任李海鷹介紹說。
機器人帶動智能制造崛起
近年來,以機器人產業為亮點之一的合肥智能制造產業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近年來,合肥市“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大力推進裝備制造業“智能化”。以機器人產業為亮點之一的合肥智能制造產業取得了飛躍式發展,一大批具有知識產權的重大智能裝備實現了突破。
機器人被喻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合肥市機器人產業的應用和研發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合肥,大量的機器人在這里“工作”,搬運、焊接甚至為病人做手術;在合肥,大量的機器人在這里“誕生”。隨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兩個重點機器人項目落戶合肥,合肥欣奕華、合肥聯鑫、合肥雄鷹自動化、合肥井松自動化等一批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合肥將研發出越來越多神通廣大的機器人。
在合肥經開區,汽車、電子、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行業已形成較成熟的產業集群,這使得經開區發展機器人產業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2014年1月,年產萬臺智能機器人項目落戶經開區,將生產各類機器人和自動化產品,為聯想、富士康、廣達、仁寶等多家筆記本電腦制造企業提供自動化和多種智能設備。
據李海鷹介紹,目前,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工業大學、巨一自動化、合鍛股份、西銳重工等一批科研院所和企業,或研發或應用,都在積極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發的取料機械手、3D打印機、碼垛機器人已順利投放市場;合工大研發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已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并開發出樣機;巨一自動化、合鍛股份等工業機器人和數控機床帶動合肥裝備制造業越過千億元規模;合肥瑞視生產的大型工程測控設備,廣泛應用于石油、石化等領域……
產業優勢助力智能制造發展
合肥市重視智能制造產業研發應用,研發周期縮短,產品上市應用效果好。
“合肥市是長三角經濟帶上較大的新型綜合性的工業城市,是東南沿海向內地產業轉移的必經之地,也是長三角經濟圈重要的輻射地區,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都非常有利于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合肥市經信委主任李海鷹介紹說。
李海鷹表示,快速發展的合肥市智能制造產業,主要呈現幾個方面的特點:
涉及面廣。智能制造產業涉及面廣,不僅是各種先進技術的集成,還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合肥已初步形成了從核心零部件制造到應用的產業體系,擁有一批研發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并在國內一些具有知識產權的重大智能制造裝備領域起引領作用,形成智能制造研發、設計咨詢、核心制造、系統集成、工程建設安裝調試、投資運營等全產業鏈的工業體系。
起點較高。合肥市通過“政產學研用”結合,推進“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邁進,以機器人產業為亮點之一的合肥智能制造產業,近年來取得了飛躍式發展,一大批具有知識產權的重大智能裝備實現了突破。中科院研發的取料機械手、3D打印機、碼垛機器人已順利投放市場,合工大研發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已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并開發出樣機。安徽巨一自動化有限公司和合工大開展產學研合作制造的江淮汽車轎車基地乘用車裝配車間機器人流水線,成為國內首條由自主品牌汽車裝備企業獨立承接的高端焊裝線。
特色鮮明。合肥市在色選設備、包裝機械、工程機械、機器人、家電等行業特色鮮明,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美亞光電、泰禾光電等占國內色選機行業90%以上市場;無人駕駛汽車、懸停飛行器、爬壁機器人等項目進展迅速。安徽正遠包裝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聯合省內四所高校及12家包裝機械生產企業組建了安徽省智能包裝機械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制出滿足不同種類包裝需求的包裝機械,主導產品在國內固體類包裝排名第一,在包裝機械行業綜合排名第四。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叉車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叉車生產、科研和出口基地,合肥鍛壓集團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液壓機設備制造企業,生產的大型、專用、數控液壓機在國內名列第一,產品水平代表了當今國內液壓機技術最高水平,企業各項經濟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同行業首位。
應用效果好。合肥市重視智能制造產業研發應用,研發周期縮短,產品上市應用效果好。雄鷹自動化的碼垛機器人,從開發到批量投入市場用時不到2年;紫金鋼管的JOE直縫埋弧焊鋼管生產線開發生產同步進行,產品全部出口海外市場。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有限公司已經量產搬運機器人、測試機器人及智慧工廠相關重要單臺設備和關鍵零部件。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機器人產品主要包括四軸碼垛機器人、五軸沖壓機器人、智能AGV,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安徽芯核防務的傳感器已試用在合肥公交,打造智能安全公交體系。
“政產學研用”促進智能制造騰飛
為了實現“政產學研用”協同,合肥市以平臺為支撐、以企業為主體,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協同創新平臺。
李海鷹指出,合肥市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雄厚的科技資源做支撐。合肥市是全國的重要科教基地,科技水平較高,智力資源富集。李海鷹說,高端裝備制造業投資大、周期長,需要系統整體協作。因此,合肥市創新機制,實現“政產學研用”幾個環節間的無縫鏈接,縮短新技術從實驗室到產業化之間的進程,為這一產業的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實現“政產學研用”協同,合肥市以平臺為支撐、以企業為主體,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協同創新平臺。合理規劃科技布局,形成功能強大的協同創新平臺體系。如,大力推進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管理運行機制創新,增強轉化、集聚和輻射功能;加快建設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經濟研究院和十大新興產業研究院,實施清華啟迪科技城、數控裝備研發基地、智能家居研發設計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力發展知識樓宇、科技樓宇,著力打造科技服務業密集區。
為了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合肥市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構建企業主導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開展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加快工業設計人才隊伍和中國(合肥)工業設計城建設。支持現代顯示、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重大研發平臺建設,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領域組建一批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大企業基礎研究投入,鼓勵社會資金和政府基金合作,形成社會共擔機制。
為了優化創新發展環境,合肥市加快改革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轉化機制,進一步放大企業股權分紅和激勵試點效應。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進“中國(安徽)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建設。規劃建設科創社區,創新人才聚集政策。發揮天使投資基金等引導作用,通過種子基金、風險投資等方式,對科技創新實行普惠式、引領式扶持。改革人才評價體系,不拘一格用好人才。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外設立人才招引工作站,加快引入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支持培養本土人才,鼓勵草根創新、藍領創新和青少年創新。降低創業門檻,優化創業環境,完善創業輔導,強化創業扶持,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學生、科研人員等大眾創業。
“2345”工程引領智能制造產業集聚
“2345”工程的實施將推動合肥智能制造產業跨越式發展。2020年合肥智能制造產業力爭實現產值1000億元。
實現智能制造產業的集群發展,政策環境和戰略布局也至關重要。李海鷹介紹說,合肥市正在實施的“2345”工程,就是以實現產業高端化為宗旨,以技術創新為先導,以壯大龍頭企業和培育高成長性企業為手段,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為著力點,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基礎配套能力,旨在形成智能制造研發、設計咨詢、核心裝備制造、系統集成、工程建設安裝調試、投資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工業體系,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和企業集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345”工程:即,2大結合,緊密結合國家智能制造產業政策方向,做大做強合肥智能制造產業;緊密結合前景廣闊的智能制造產業,占領智能制造產業制高點。3大引領,打造智能制造產業特色鮮明的開發園區(西部高新區研發及基礎零部件、東部新站區高端制造裝備、南路經開區智能制造應用)引領企業研發、生產和應用。實現園區、龍頭企業、系統集成商和企業的共贏發展。4大重點,重點圍繞智能產品、智能裝備、智能服務和智能關鍵部件4個方面,大力發展合肥制造產業。5大專項行動,重點開展5大專項行動:打造一批標志性智能產品、關鍵智能部件攻關行動、智能制造應用示范行動、優化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智能制造企業培育行動,積極推進合肥市智能制造全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建設與落實。
對于合肥市未來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前景,李海鷹充滿信心,他說,“2345”工程的實施將推動合肥智能制造產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按照當前的趨勢,我們的產業目標也已基本明確:在產業規模上,2020年合肥市智能制造產業實現產值1000億元,力爭在10個~20個核心智能部件領域取得產業化和工程化突破,建設形成1~2個產值超百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群。在創新能力上,構建智能制造產業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20家;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智能制造技術創新體系,培育智能制造國家名牌產品20個;龍頭企業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10%。在發展方式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置在大部分行業得到產業化應用,色選、包裝、物流、家電、工程機械、光伏設備等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