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第六屆世界鞋業發展論壇在厚街世界鞋業總部基地舉行,世界鞋業總部基地同時開業。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等專家現場對話與制造業企業主探討“中國
制造業走出去”及產業轉型升級問題。不少業內人士則表示,中國制造業走出去是一種趨勢,低端的生產線走出去會節約資源、成本,高端的則會留下來,研發、繼續生產。
“企業倒閉很正常”
對于去年出現的制造業企業倒閉問題,華堅集團、華瑞世界鞋業總部基地、埃塞華堅董事長張華榮認為,在全球經濟調整時期,企業倒閉是很正常的,他建議企業堅持做精做好,做專業,讓自己的產業有核心競爭力,就一定有生機。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鄭力表示,轉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長遠的,經常性的。他表示,制造業的轉型是往兩端轉,一端是銷售,一端是研發,本質上都是如何讓企業成本降下來。而走出去是一個途徑,“到國外投資,成本方面有很大優勢”。另外一個途徑是改良,引進一些技術,運用機器人,減少人力成本支出等。而做不下去的則會轉向另外的領域。
“轉型是必要的”
制造企業紛紛轉走,東莞是否會出現產業空心化?龍永圖對此表示,轉移過程是一個全球化的工程,這個過程便于我們用有限的資源來做一些制造業更高端的環節,轉型是必要的,制造業產業轉移的過程是必然發生的事情。低端的制造業環節走出去,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是產業升級的關鍵,是一件好事情。
龍永圖說,轉移并不是把所有的產業環節都轉出去,在一段時間內還要保留一部分基礎的制造環節,還要考慮進一步研發、改進,而怎么保留由市場來決定,由企業家來決定。
臺灣明治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明以臺灣產業轉移的經驗來解讀東莞,認為適者生存,企業倒閉是必然的,“產業就是這樣,東莞也會慢慢地發展成以開發為主的城市”,工廠往內地和東南亞、非洲走,制造業也不會沒有,“國家還是以制造業為根,還會有制造業在,有內需市場就會有
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