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類循環系統中的動力器官,這個“小桃子”如同一個不知疲倦的動力泵,只要生命不息,它就跳動不止。不能想象,心臟一旦罷工,再強壯結實的人也會變得像紙一樣脆弱。
對于工程機械來說,液壓件因其精密度之高、制作工藝之復雜、地位舉足輕重而被稱為“工程機械心臟”,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工程機械制造的技術水平。長期以來,中國工程機械液壓件制造技術與國外存在較大的技術差,技術水平不能同日而語。同時,液壓件因技術研發難度高,投資額度大,見效速度慢,令不少企業望而卻步,但這阻止不了中國工程機械人向核心技術巔峰挺進的腳步。
來自常林股份有限公司的包振義,就是這樣一個一門心思與工程機械液壓件“杠”上了的液壓技術專家。他二十余年如一日,在技術崗位發揮自己的光與熱,他主持的多項液壓技術系統設計為行業首創,為企業產品創新、科技進步作出巨大貢獻。2009年,包振義光榮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自學成才的液壓專家
1986年大學畢業后,包振義就扎根在常林,專心從事工程機械研發工作。二十余年過去,當年毛頭小伙的生疏青澀早已褪去,扎實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科研水平,成為現如今對他個人評價的最好注解。
叱咤風云二十載,包振義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歲月獻給了液壓件技術研究。回首過去,往事歷歷在目,其中苦楚早已品嘗百遍。沒有師傅傳幫帶,沒有現成社會資源可用,在一片空白中起步的包振義完全是自學成才。
1998年前后,全液壓驅動壓路機對于國內很多企業來說仍然是一個新鮮玩意兒,很少有企業敢于去攻克這項技術。此時,包振義受命成為該項技術研發的負責人。明知前方困難重重,包振義硬是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可能我當時自身技術能力積累也不足,而且也沒有有經驗的老同志來幫助,客觀的社會資源相對缺乏。當時自己想了很多辦法,項目推進得很慢,好多地方都是難題。我1986年參加工作,直到1998年因為這個項目才第一次正兒八經感覺到技術工作有它的苦處。”因為這樣的心理壓力,讓包振義時隔多年,仍然印象深刻。那時他天天一個人加班到半夜,有次晚上出了辦公室門碰到傾盆大雨,此情此景更讓他增添了許多委屈和無助,但很快他又重整旗鼓振作起來。歷經半年時間的開發,最終成功拿下項目,產品出來后市場效果很好,第一次讓包振義很有一種成就感。
隨后,常林股份承擔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平地機產品開發。包振義再一次被任命為項目負責人,在這之前,他連平地機是什么樣子都沒有見過。在這樣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包振義并沒有嚇退縮,初期他查閱搜集大量資料,包括從國外引進的一些資料、標準等等,滿圖紙的數字代號他都要一個個研究,以至于做夢都是這些阿拉伯數字。“在沒有看到產品實物的情況下,我就已經通過圖紙、資料及消化的標準把產品研究透了。從技術引進到第一輪的國產化,再到第二輪,直到全國產化,我們團隊大概花了三年的時間。”談起項目研究的經歷,包振義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但其背后的努力付出卻是常人無法體會到的。
奮戰技術創新第一線
二十年來,包振義堅持奮戰在技術創新第一線。他工作上認真、務實,技術上精益求精,不僅個人的政治素養、業務素質、工作能力和水平均得到有效提高,也為企業、為工程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更為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和社會效益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作為工程機械液壓專家,參與了常林股份裝載機、壓路機、平地機中許多產品的設計和改進工作,其中“負荷傳感全液壓轉向系統”、“減壓比例先導工作液壓系統”的設計在國內同行中首創,取得了較多的技術成果,其中的大部分都成為常林的主導產品,個人在同行中也有一定的影響,不僅為常林公司,也為國家工程機械行業的產品及液壓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推波助瀾。
在平地機產品開發中,包振義主持了全系列產品的研發,在三年內,實現該產品經濟規模超過三億元,并遠銷國內外,市場占有率達到國內第三,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常林平地機產品的更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中的PY190C—3G高原型平地機更是青藏鐵路施工中唯一被認可的高原專用平地機。
包振義也因此多次榮獲部、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及國家相關專利,也被評為常州市和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技術創新帶頭人、江蘇省突出貢獻專家、江蘇省“333”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常州市勞模、國務院國資委勞模,2009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這么多的殊榮并未讓他忘記自身肩負的責任,在他的帶領下,企業逐步建成一支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較好工作作風的設計團隊。該團隊在電控變速箱、越障式除雪裝置、多功能攤鋪機等產品和項目上取得了較多的專利,裝載機、平地機、挖掘裝載機等產品多次取得了部、省、市等科技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