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比亞迪合肥基地項目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在安徽合肥市長豐縣下塘鎮舉行,標志著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出了重要一步。這既是比亞迪搶抓機遇、大膽創新的體現,也是安徽省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又一案例。
新興產業特色鮮明
近年來,安徽省堅持把做優做強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深入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連續6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過去10年間,安徽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7%,占比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21年的45.7%;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9.8%,占比由2012年的18.1%提高到2021年的41%。一些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在全國形成較強影響力。
安徽省省長王清憲表示,“去年安徽省機器人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六軸工業機器人產量居全國第1位;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居全國第5位;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面板產能約占全球的10%”。
安徽的新興產業多點開花。在合肥,一批重大項目持續推進,國軒高科動力電池、納思達等項目相繼簽約,京東方10.5代線、維信諾6代線等項目實現投產量產,大眾安徽、中創新航等項目落地建設。
在蕪湖,形成了以奇瑞汽車、奇瑞新能源等為整車企業代表,以愛瑞特環衛車、中集瑞江罐車等為專用車企業代表,以比亞迪、奇瑞安川電機、杰諾瑞電控等為“三電”企業代表,以啟迪半導體、賽騰微電子等為智能網聯關鍵系統及集成系統企業代表,以好用、易同等為運營推廣企業代表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在蚌埠,集聚了凱盛科技股份、臺嘉玻纖等140余家硅基新材料企業,豐原生物、雪郎生物等一批生物基新材料企業,芯動聯科、希磁科技等傳感器產業領域企業20余家。
在銅陵,以銅基新材料為主體的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入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目前已形成銅箔、銅板帶、銅桿線纜等7條重點產業鏈。
安徽新興產業有兩大特色。一是產業類型有特色。“芯屏器合”“集終生智”“大智移云”是安徽省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也是亮麗名片。2021年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以不到5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貢獻了60%左右的產值、70%的利潤。二是產業集聚有特色。從2015年起,安徽省委、省政府將“三重一創”建設作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引擎。目前,安徽在省一級已先后認定了26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51個重大新興產業工程、68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安徽出臺《安徽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這是國內首部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
同時,安徽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去年共簽約、開工、投產十大新興產業項目3493個,總投資2.4萬億元。在‘雙招雙引’的帶動下,去年全省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718家,為2012年以來最多。”王清憲說。安徽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安徽建立了十大新興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和工作推進機制,明確各地主導產業與招商引資的重點和目標,協調解決地方在“雙招雙引”中的困難,還建成了省市縣三級貫通的“投資安徽”調度平臺。
合肥市在為企業提供應用場景示范方面先行先試,推動相關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尋找新型產品應用場景,實現成果落地是科技型企業發展初期的頭等大事和難事。”合肥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吳文利說,合肥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開展產品示范和推廣工作,協調本地龍頭企業開放產品驗證機會,降低供應鏈進入和原有產品替代難度。
2013年,合肥市與清華大學合作共建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聚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公共安全創新產業基地、全國首個公共安全領域產學研一體的實體研究院。為加速研發成果轉化,合肥為研究院“城市生命線”系統累計提供總規模約10億元的應用市場。目前,“城市生命線”系統已在10多個國家、國內20多個城市推廣應用。
蕪湖市把“暢聊早餐會”作為調研服務會,認真傾聽企業家訴求,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建立早餐會涉企事項臺賬,明確專人專職負責,實行跟蹤督辦、銷號管理。
“大家提出的問題,能夠現場解決的馬上解決,需要一段時間解決的建立問題清單,相關部門全程跟蹤,市委督查辦持續督辦。”蕪湖市委書記單向前說。截至7月18日,早餐會已舉辦56場。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實訓基地、中聯農機啟動實施的智能化改造、美的集團廚熱智能家電產業園等幾十個新興產業項目都是在早餐會上由企業提出,蕪湖市委、市政府幫助推進落實的。
提升產業鏈水平
創新是安徽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主抓手。安徽始終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支撐,全面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截至2021年年底,安徽省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含國家研究中心)12個,省重點實驗室171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1家,其中國家級9家。安徽已建成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3個國家大科學裝置,區域創新能力由10年前的全國第15位躍升至第8位。
王清憲表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構建資金鏈、人才鏈,圍繞資金鏈、人才鏈吸附產業鏈、創新鏈,使一切創新創業的元素競相涌動、碰撞耦合、彼此成全,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發展生態。據了解,安徽將從3方面入手,通過強鏈延鏈補鏈推動新興產業更好發展。
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安徽將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五個一”創新主平臺,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環境四大領域,面向新基建和新興產業,推動以龍頭企業牽頭,聯合上下游關鍵配套企業及高校院所,在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計劃項目,加快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打造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鏈水平。安徽將加快布局新興產業,完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梯次推進、滾動發展格局。加快合肥新型顯示器件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著力培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5個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以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信息聯動,引導企業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精準政策供給,優化產業生態。安徽將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現代醫療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新能源汽車、現代醫療醫藥、生物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專項助企紓困產業政策。推動“基地+基金”“產業+基金”協同發展,設立功能性基金、十大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天使基金等基金群,著力打造基金叢林。
近日,《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組建方案》出臺。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程鋼介紹:“2022年起,利用5年時間,安徽將設立規模不低于500億元的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母基金通過參股或發起等方式設立子基金,形成總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