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根據AFS最新數據,截至9月26日,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已達893.4萬輛,比前一周增加了約57.6萬輛。其中,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為181.4萬輛,占總減產量的20.3%。AFS預測,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損失可能會突破1,000萬大關。
9月13日至19日,全球各地區的汽車生產計劃遭受的沖擊較前幾周較小,僅減產14.2萬輛汽車。但上周,全球又恢復了大規模減產的趨勢。
其中,亞太地區和北美地區的汽車減產量分別為30.6萬輛和21.4萬輛,占上周汽車總減產量的90%。在亞太地區損失的30.6萬輛車中,中國損失了19.3萬輛,而亞洲其他地區損失了11.3萬輛。歐洲和南美洲損失的汽車數量較小,分別為5.1萬輛和0.5萬輛。
上周,本田汽車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削減了11.5萬輛、5.7萬輛和1.9萬輛汽車的生產。Stellantis在北美損失了1.95萬輛汽車,而福特汽車在加拿大的兩家工廠削減了3,300輛汽車的生產。
預計,今年全球汽車市場減產量將攀升至1015萬輛。
今年5月,咨詢公司Alixpartners曾預計,全球汽車制造商今年的營收損失為1,100億美元,產量損失為390萬輛。9月24日,Alixpartners將汽車行業營收損失預測上調至2,100億美元,幾乎是5月預期的兩倍。Alixpartners還表示,半導體短缺只是供應鏈問題的一部分,鋼鐵和塑料樹脂等大宗商品的高昂價格和供應緊張推高了成本,這也迫使汽車制造商削減生產。
另外,據外媒報道,上周,美國商務部已經要求汽車行業的公司在45天內自愿提供芯片供應相關信息。“我們希望能通過此舉提高信息透明度,這樣我們就可以嘗試找到芯片危機的問題所在,然后預測未來會面臨的芯片挑戰。”據悉,美國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援引冷戰時期的國家安全法,強制要求供應鏈相關公司提供芯片庫存和銷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