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又有大動作!這次瞄準的是炙手可熱的新能源(車)賽道......
6月7日,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消息一出,有網友寫道,“我們不生產車,我們只做車輛配件!”也有網友表示,“還是好期待華為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從華為涉足汽車領域的第一天起,關于華為造車的言論就滿城風雨。但華為多次對造車一事予以否認,今年4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放話:“華為不造車,要幫車企造好車。”
注冊資本30億元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顯示,6月7日,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胡厚崑,注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
經營范圍包括在線能源計量技術研發;在線能源監測技術研發;電力行業高效節能技術研發;新興能源技術研發;能量回收系統研發;機電耦合系統研發;配電開關控制設備研發;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運行效能評估服務;節能管理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配電開關控制設備制造;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銷售;充電樁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通訊設備銷售;人工智能硬件銷售;先進電力電子裝置銷售;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銷售;電力電子元器件銷售;電池銷售;集裝箱銷售;軟件銷售。
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胡厚崑為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由其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0年5月,“網絡能源產品線”更名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當時,華為表示,華為將基于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化融合,實現對電能的轉換、存儲和控制,支撐整個數字世界快速向前發展。
多次重申不會造車
近年來,華為在汽車領域一直動作頻繁。2013年,華為正式進軍車聯網,成立“車聯網業務部”,并推出車載模塊ME909T。在2014年~2017年間,華為積極拓展“朋友圈”,先后攜手廣汽、上汽、大眾、戴姆勒等傳統車企一起研發車聯網。
2018年,華為戰略部門宣布車聯網將會成為華為的戰略重點。在2019年,華為則正式發布其過渡階段解決方案HiCar系統,并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進一步明確了自身的定位和業務邊界。
2020年8月,華為公布了三大鴻蒙車載OS系統。2020年9月,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主要業務為車載智能設備的研究及制造。在2020年10月初舉辦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生態論壇上,華為宣布在2020年已對華為汽車BU投入超過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
從華為邁入汽車領域的第一天開始,關于華為造車的言論就甚囂塵上。華為的這一系列舉措被外界解讀為其已經確定在汽車領域大展拳腳。但事實上,華為此前也多次對造車一事進行否認。今年4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放話:“華為不造車,要幫車企造好車。2019年5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對外否認造車傳聞,稱華為不會隨便換軌道;2019年1月,任正非再次旗幟鮮明地表示:“華為絕不造車、永遠不造車。”
各領域發力,剛發布鴻蒙操作系統 又要投資光刻機
6月2日,剛發布了鴻蒙操作系統,華為又被曝出大新聞,公司投資了光刻機公司。
從天眼查獲悉,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科益虹源”)于6月2日變更了工商記錄,注資資本由1.2億元變更為2.016億元,新增股東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哈勃投資”)、徐州光遠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江銳。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家02重大專項“準分子激光技術”成果的產業化載體,依托股東單位中科院光電院、微電子所的技術基礎,亦莊國投、國科控股的產業及資本力量,致力于打造自主創新型企業,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準分子激光技術及產品滿足國家和市場需求,成為受人尊敬的專業準分子激光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據悉,科益虹源自主設計開發的國內首臺高能準分子激光器已于 2018 年 3 月順利出貨,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藉此,科益虹源從此成為了中國唯一、世界第三家具備高端準分子激光技術研究和產品化的公司。
此外,科益虹源也是國產光刻機廠商上海微電子的光源系統供應商。此前有消息稱,科益虹源將與上海微電子整機單位共同完成 28nm 國產光刻機的集成工作。恰逢其會,華為由于某些原因遭禁,因此不得不自行探索另一條道路。
業界認為,華為旗下的哈勃此次投資入股該企業,似乎也正是為了加碼布局光刻機領域的研發而準備的,其原因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