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武漢市首個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平臺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啟動,來自北京、吉林、江蘇等地的150余名職院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作為全國機械行業首期智能制造培訓班第一批學員,將展開為期7天的“回爐”培訓,學習如何操控調整工業機器人。
據悉,本次培訓對象主要包括從事工業機器人生產線的安裝、編程、操作與控制、調試與維護的技術人員、相關工種企業培訓師、全國中高等職業院校相關專業教師等。通過培訓,造就一支工業機器人產業的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創新發展型的人才隊伍,培訓合格學員將頒發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相應等級職業能力認定證書及相關結業證書。
據介紹,今年1月,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和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入了1800余萬元設備,完成了該平臺的一期建設。主要是圍繞“中國制造2025”規劃,落實我省緊缺技能人才振興計劃。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該平臺場地位于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校內,可兼顧教學需求和企業生產。目前,這個平臺后期工程持續在建,各條生產線跟企業智能化改造同步。預計今年4月,將投入生產電動汽車前后蓋和軸。
去年3月,全國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在武漢發布了工業機器人的職業技能標準,填補了國內職業技能標準體系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空白。如今,武漢又有了全國首個行業培訓平臺,將為行業人才更好地提供提升技能、規范操作的服務。
工業機器人與傳統技工相比,優勢在哪里?武漢華中數控有限公司副總裁熊清平說,以噴釉機器人為例,一個機器人在8小時內可以完成480件,而2個工人同等時間只能完成256件,且機器人噴釉優等率在98%以上。當前一名噴漆技工的市場勞動工資是6萬元/年,而一臺機器人價值25萬元,如果按企業每天3000件的量來算,企業每年可節省500萬元。再加上機器人不會“喊累”、不會“休息”、不會“曠工”,生產可以三班倒,而且機器人的精度比人工更高,技術和效果也更好。
目前,全國工業機器人年銷售約50萬臺,近年來產量比以往增加了60%。因此,該平臺的搭建對企業規范化生產、員工技能標準的衡量、智能制造人才隊伍的建設起到很好作用。通過校企合作,今后每年將為全國輸送萬余名高端人才操作工業機器人。
“智能制造實訓平臺每年輸送萬余名高端人才操控工業機器人”由機電設備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