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4度與中國結緣的《財富》全球論壇再次回到中國,這次在有著“千年商都”美譽的廣州舉辦。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廣州依靠重工業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從2014年開始工業增速大幅下降,廣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直到今年正式提出“IAB”戰略,即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廣州轉型之路:后重化工業轉向IAB戰略性新興產業
傳統支柱產業不得不轉型升級
2004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尤其是發展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帶動力強的產業,使廣州逐步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石油化工基地、造船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隨后,廣州的重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尤其在汽車、石化、黑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拉動下,重工業逐步成為廣州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十一五”期間,廣州進一步籌建了東部、南沙、花都三大汽車產業基地,由于汽車工業的關聯效應強,同時帶動了相關產業迅速發展。
統計顯示,2003-2006年,以汽車、船舶制造為代表的廣州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產值的年均增速達到32.4%,冶金工業和石化工業的平均增速分別達到45.8%、24.1%。此外,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的平均增速也達到19.8%。
在接下來的十年,汽車、石化、電子信息制造業這三大支柱產業拉動了廣州工業超千億規模的高速增長。
但是,近三年來,廣州的工業總產值增速連續放緩,工業發展已顯現出動力不足的跡象,即使從數據上來仍在增長,但帶動作用明顯下降。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楊再高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現有的三大支柱產業本身來說,未來增長的空間是有限的,加上它們已經處在產業發展的成熟期,競爭非常激烈。
以石化工業為例,2009年5月,本擬落戶廣州南沙的中科1500萬噸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迫于環境爭議,另外選址,湛江、茂名、惠州、江門先后加入競爭行列。而在整個“十一五”期間,廣東規劃建設了5個石化基地,煉油能力達6500萬噸/年。同期,全國其他地區也在積極布局石化工業帶。
“不止是我們,世界范圍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加上近幾年我國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還出現了很多新產品,也對石化工業造成了沖擊,所以必須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楊再高說。
汽車產業也同樣面臨這些問題,新能源車、智能網聯汽車、共享汽車以及無人駕駛的發展,都將成為未來的增長點,因而廣州大的汽車廠商也紛紛向這些方向發力,進行轉型升級。
另一方面,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使得新的產業不斷崛起。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也是未來世界各國產業競爭的主要領域。
楊再高表示,目前很多新興產業都是制造和服務相融合、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并在產業價值鏈中處于高端地位。無論從國內國際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出發,還是從增強廣州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能力的角度,廣州都必須培育新的支柱產業。
“此外,廣州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要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那么代表未來世界產業發展趨勢的新興產業中我們必須占有一席之地,這樣才能增強我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才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綜合實力。”楊再高說。
IAB計劃
今年3月,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IAB”計劃正式“浮出水面”。當時,廣州宣布2017年在第二產業投資1000億元,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廣州市工信委的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約3000億元、人工智能產值約575億元、生物醫藥產值1145億元,IAB產值合計約4720億元,比2011年的2109億元增加2611億元,年均增長16%,高于同期全市工業平均增速5個百分點。
8月,廣州明確提出,將力爭2021年全市IAB產值達到1萬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分別超7000億元、1200億元、1800億元),建成“世界顯示之都”和“國際軟件名城”、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區、國家級生物醫藥創新強市,打造成為影響全球、領跑全國的IAB產業示范集聚區。
在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看來,廣州雖然不是最早提出發展IAB產業的城市,但良好的產業基礎是國內很多城市沒有的,這也正是廣州發展IAB產業最重要的優勢。
“這個目標并非憑空提出,這三大新興產業里面有些是在原有的主要產業上的升級和擴展。比如,廣州市原來一直把電子信息制造業作為支柱產業,也就是傳統制造業,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就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先進制造業,再比如生物醫藥產業,廣州國際生物島20年前就在建設了,現在已經逐步形成產業集聚。”胡剛說。
胡剛認為,除了GDP,評判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如何,產業結構至關重要,代表著高端制造業的IAB產業將會拉動廣州今后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潛力巨大。
不過,這并不意味這廣州會放棄傳統的支柱產業。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鄧宏永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的產業選擇經歷了逐步演變的過程,廣州一直致力于打造以現代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結構、經濟體系,但是廣州從來也沒有忽視現代工業、現代制造業對于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形成了以服務經濟為主體、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齊頭并進的格局,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浪潮的到來,我們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會是全球發展的方向,自然也是廣州產業發展的重要選項。”鄧宏永說。
楊再高則表示,廣州在培育新支柱產業的同時,仍然要不斷的通過創新來提高傳統三大支柱產業的發展質量,推進其持續穩定的發展。按照現在的發展態勢,下一步廣州會形成以現有支柱產業為支撐、新的支柱產業為引領的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以獲得更多發展的潛力和后勁,為率先實現現代化提供更多的支撐,發揮好中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
高端要素資源正加速集聚
作為廣州實施IAB戰略的主戰場,生物醫藥產業在全市舉足輕重。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像金域這種生物醫藥民營高科技服務企業,正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產業政策、高科技研發項目、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落地等等。
該負責人表示,金域醫學計劃以廣州國際生物島為依托,通過龍頭帶動、產業集聚和協同創新,向行業上游體外診斷產業發展,打造一個國際知名、國內第一的醫學診斷產業創新中心。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金域醫學基因組學檢驗的營業收入為4.33億元,成為該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即便和其他上市公司的基因檢測板塊業績相比較,金域的表現也毫不遜色。同期,華大基因的營收為6.78億元,達安基因為3.05億元,貝瑞基因為1.20億元,中源協和為0.40億元。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集聚正在明顯加速。數據顯示,2015年,僅廣州開發區聚集的生物醫藥企業就有604家。目前該區已擁有金域、達安、香雪、陽普、冠昊、萬孚、康臣等上市企業近20家,還有一大批填補國內空白的“單打冠軍”企業。
今年,GE、百濟神州、賽默飛等“世界級”生物醫藥企業落戶廣州,進一步提升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能級。更為重要的是,廣州目前的生物醫藥企業之間已經產生了協同效應,既有金域檢驗這樣的第三方醫學檢測企業,也有從事試劑生產的企業,形成了產業上下游合作。接下來,還有GE等國際巨頭設立醫療設備生產基地,此外,廣州還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和高等院校醫學教育資源。
“未來或將形成孵化研發在生物島、檢測中試在科學城,生產制造在知識城的產業格局。”上述金域醫學相關負責人說。
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廣州涌現了佳都科技、機智云、億航科技、玖的數碼等一批新興的科技企業。佳都科技已經為全國18個城市提供了智能軌道交通系統的解決方案,旗下的云從科技已成為中國四大人臉識別技術公司之一;機智云的智能硬件自助開發及云服務平臺上,已連接了8萬開發者和10000多家企業,連國家電網在北京最大的電動車充電樁運營網絡也找它合作;億航科技的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將進入迪拜智慧城市交通運輸系統;玖的數碼已協助東風日產的50家4S店實現虛擬的駕駛體驗、防撞體驗,還將與中國一汽、吉利等合作。
佳都科技董事長秘書劉佳告訴記者,廣州基于原有的電子信息制造產業,在新技術的應用上有更多機會。機智云的創始人兼CEO黃灼則表示,廣州發展科技企業的最大優勢是市場,可以拉動供給方,促進整個產業鏈的集聚發展。而億航科技的公關總監冀晨悅則說,廣州這幾年鼓勵創業創新,在稅收、人才、專利申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中國快公司50強里,廣州就占了8家。
2016年下半年以來,廣州先后引進了思科(廣州)智慧城、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LGDisplay廣州8.5代液晶面板、亞信全球數據總部、小馬智行全國總部、藍色光標天地互聯全球總部、中國機器人檢測評定中心廣州分中心、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大廈等重大企業(項目)。
廣州市商委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就有總投資達千億元的24個IAB項目落地廣州,合計投資總額近1000億元人民幣,全球IAB產業創新高端要素資源正加速集聚。
廣州市商務委副主任楊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十年廣州產業的演變完全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即由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演變,相關投資項目的分析也印證了這個規律。
“十幾年前外商投資廣州更多的是家電、服裝、一般加工貿易等,現在則是成套設備、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作為重要國家中心城市,廣州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要代表國家在更高層次參與世界競爭和產業領跑,從我們招商引資的項目額和項目的技術含量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廣州已經到了產業的高級階段,接下來我們將利用財富論壇繼續做好招商引資和產業升級工作。”楊勇說。
“廣州轉型之路:后重化工業轉向IAB戰略性新興產業”由機電設備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