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外骨骼通常用于康復治療中,它是一種可以像穿衣服一樣穿在身體上的智能機器人,幫助穿戴者跑得更快、力氣更大、耐力更強。通常,它們使用放置在關節處的電機來實現,其將力傳遞到移動穿著者腿部的剛性部件。但是,機器人外骨骼存在著一個擱置了多年的難題,那就是它們不能轉身,只能往一個方向一直前進。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學者Steve Collins曾說過,“幫助人們轉身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少被解決。”
機器人外骨骼如何實現轉向功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個團隊突破了這一難關。來自松下研究所的Stephen John攜手他的團隊成員解決了這個問題。據雷鋒網了解,他們的設計由貼合軟的機器人制成,借助了滑動配合的軟體機器人學原理,其外觀看起來像一個配備了馬達的緊身褲。這款裝置包含了8個馬達 、電池 和一個操控系統 ,并且都裝在使用者的后背上。這款裝備的設計主要是通過臀部位置的4個制動裝置控制軟體塑料線,通過收縮模擬人類肌肉運動實現肢體移動。不像以往的使用馬達直接驅動肢體移動的外骨骼裝置。
Collins表示,“這款機器人外骨骼特點就是塑料線纏繞在腿部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讓不同的馬達聯合工作完成腿部移動。”
在初步測試中,有五名身體健壯的人以閉著眼睛的方式試穿了外套,而在這種情況下,這種衣服能在保持平衡的同時還能改變方向。John表示,他們計劃與將與殘疾人進行更大的測試。
若機器人外骨骼能實現轉向,則有利于康復者在家中進行康復治療
一旦有中風的人在醫院康復到了一定程度,他們就可以在家里穿上這套外骨骼。這可能有利于老年人獨自在家休息和活動。John對此說道,“他們早上穿上外骨骼之后,保持一整天的活動。”
這款機器人外骨骼的控制系統較為復雜,其下一步的改善目標是讓用戶更方便地控制。John及其團隊成員正專注于研究傳感器系統,這個系統會檢測穿戴者何時進行輕微的轉動,并為其完成動作。John說道,“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重要運動。
機器人外骨骼的技術瓶頸
這項新的技術令我們看到了機器人外骨骼取得了新突破。然而國內尚未有公司獲得這樣的技術,在這方面的研究與國外還存在一段距離。有一些業內人士向雷鋒網表示,這款機器人外骨骼的成本或許會很高,國內尚未有公司能夠獲得這樣的技術。國內機器人外骨骼的技術瓶頸大概包括控制算法、步態識別、機械結構這幾個方面。
另外,還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使用機器人外骨骼的康復者來說,康復就是要幫助他們重新學習走路。然而康復過程是枯燥無聊的,所以這就需要康復機器人能精確地識別康復者的運動意圖,去估計人們自主施加的力矩,再去做精密的力控制。除此之外,康復機器人還有其他方面的技術瓶頸,比如電機續航能力不夠,重量較大、缺乏靈活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