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提質升級政策措施將連發
央地正在加速推出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系列措施。中央發布的政策措施方面,我國將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開展“中國制造2025”城市(群)試點示范,促進制造業研發、生產、管理、服務模式變革,提高制造業質量和效益。此外,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將編制重點技術改造升級項目導向計劃,引導社會資金、資源等要素投向,采取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針對不同領域,統籌采取多種模式,提升國家支持技術改造資金的使用效益。
中國經濟要轉型升級,實現新型工業化,關鍵要推動制造業提質升級,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央的政策重心就在于要以“中國制造2025”為抓手推動制造業提質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邁向中高端。就在不久前,國務院專門就此召開了推動制造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座談會,研究部署相關工作。
在推進制造業轉型過程中,智能化改造、高端裝備發展、關鍵新材料發展等行業將享受到一系列政策紅利。除了中央在陸續推出相關措施外,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進此項工作。如廣東省日前出臺了《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培育高端智能裝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五個“萬億級”新興支柱產業。
目前,制造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的趨勢明顯。今年以來,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知識技術密集、高附加值行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最新的數據顯示,7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的增速為12.1%,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的增速為10.7%,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要高5.7個和4.3個百分點。
這種高增長的趨勢未來還將延續。“第二產業的內部結構中,未來高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仍然會領跑整個工業,這種趨勢不會改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室主任陳耀表示,由培育新動能引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目前在傳統產業中的運用正在增加。例如有色金屬的冶煉等現在已經實現自動化和一體化,未來還將向智能化轉變,資源深加工行業的工作效率會因此有非常大的提升。
作為反映經濟走勢的先行指標,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經連續13個月在榮枯線上方,反映供需關系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都在連續改善。實際上,市場對于整個制造業的預期也呈現出樂觀趨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褚建芳認為,目前制造業資本開支擴張的速度持續低于需求的擴張速度,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低于名義GDP增速已經有20個月左右,隨著全球經濟需求的回暖和中國需求的回暖,制造業投資將會持續反彈。
未來幾年制造業投資或現趨勢性修復。相比房地產投資的政策敏感性,制造業投資在趨勢上與企業產能周期趨于一致,與企業對于未來盈利的持續性判斷密切相關。本輪制造業投資回升已持續逾九個月,從回升斜率與時間周期上看,未來繼續修復仍然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