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將對風電運行企業、電網企業和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政策效果可謂一石三鳥。
國家能源局近日正式發布了《關于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省市于組織風電開發企業,于6月30日前,申報1-2個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示范項目通知,卻能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致使風電企業面臨的壓力倍增。
簡單梳理一下這一《通知》的核心內容,一共有以下幾點:(1)每個省市遴選1-2個項目,并于6月30日前申報,時間比較緊。(2)示范項目不受年度規模指標的限制,是增量項目,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申報的積極性。(3)示范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當地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執行,發電量不核發綠色電力證書,電價之低超出預期。(4)紅色預警區域內的項目,規模不超過10萬千瓦。(5)電網工程與風電項目同時推進,要確保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全額上網、不限電。
短短幾百字的《通知》,卻傳達了大量的信息。對風電開發企業而言,將被迫接受與火電一樣的上網電價,即使示范項目的風電電量全額收購,但壓力依然巨大。但這一政策的意義在于,通過平價壓力測試,可以找出風電平價上網的約束條件,為風電電價的下調提供依據。對電網企業而言,示范項目內,電網工程必須與風電項目同步推進,這會逼迫電網企業加快外送通道的建設,沒有電網的積極配合,毫無疑問這一政策將無法推行。對風電設備企業而言,必須提高風機質量、增加風機的可靠性運行。目前“棄風限電”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一些風機的質量問題,通過平價上網測試及長時間運行,部分風機的質量問題可能會很快暴露出來。
不難看出,這一政策的用意非常明顯:逼迫運營企業降電價、逼迫電網企業建通道、逼迫風機制造企業改善質量,一鳥三石,干的漂亮!!
那么,會有企業積極申報嗎?
盡管《通知》中給出了一些優惠條件,比如示范項目不含年度指標、不限電等,但風電開發企業仍覺得難以推行,因為電價太低、太低、實在太低了……
《通知》明確規定,示范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當地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執行,且無其他任何補貼,那么各省的煤電標桿上網電價有多低呢?
據統計,2016年我國煤電標桿上網電價最高的省份為廣東省,價格為0.4505元/千瓦時,最低的為寧夏自治區,價格為0.2595元/千瓦時,全國超過0.4元/千瓦時的省份僅有7個,分別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四川、上海和浙江,低于0.3元/千瓦時的省份有3個,分別為蒙西、甘肅和寧夏。其他省份都在0.3-0.4元之間。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風電平均上網電價為0.594元/千瓦時,每千瓦時的平均補貼約為0.14元,毫無疑問,如果按照目前煤電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風電,風電運營企業將全面陷入虧損。
當然,示范項目并非在全國推行,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區域進行試驗。那么,西部地區,尤其是“三北地區”申報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在“三北地區”,風資源好、項目平均造價低、限電嚴重,從一定程度上具備《通知》中的示范項目的元素。
但“三北地區”火電的平均上網電價非常低,以甘肅為例,該省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僅為0.2978元/千瓦時,即使設備滿發、全額收購,每年發電小時超過3000小時,以這一電價核算,風電運營商盈利的空間也會非常之小。
而中東南部地區,煤電標桿上網電價相對較高,但這些地區風資源較差、項目造價高,關鍵是這些地區目前并不限電,因此,在這些地區推行平價上網實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如果在“三北地區”平價上網測試成功,企業有利可圖,那么將對中東部的風電企業形成無形的壓力——西部平價可行,東部既不限電,電價承受能力又強,哪有不接受平價的道理?
當然,風電平價上網是大勢所趨,任何一個依靠補貼的行業都不能長久持續,在我國風電規模逐年擴大,可再生補貼基金缺口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推行平價上網測試可謂來得及時,但風電企業面臨的壓力才剛剛開始。
“這個政策一石三鳥 但可能會把風電企業逼瘋!“風口””由機電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