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把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以循環經濟為引領,加快構建資源綜合利用和能源梯級利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建立以資源產出率為核心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循環經濟發展成效的評估,實現高碳資源低碳發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資源型產業循環發展,促進循環經濟向更高層次、更好目標邁進。
按照《規劃》,山西將在“十三五”期間全面構建循壞型工業體系,計劃從構建以下五大體系入手:構建資源綜合利用體系
加快煤炭由單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轉變,推進煤電一體化融合、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煤炭共伴生物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到2020年,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率大幅提高,循環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綠色礦山”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生態文明礦區取得重要進展。燃煤發電和低熱值煤發電并舉,大幅提高發電用煤占煤炭能源消耗的比重。低階煤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取得積極進展,新型煤化工實現高效、環保、低耗發展。煤層氣(瓦斯)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瓦斯銷毀和利用全面開展;火電平均供電煤耗降到320克標準煤/千瓦時;煤矸石綜合利用率達到75%,粉煤灰綜合利用率達到70%,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60%。
打造冶金產業體系
加快冶金產業的綠色化改造,強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積極推進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提高冶金產業資源利用效率,努力構建具備產品制造、能源轉換、廢物消納和再資源化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新一代冶金流程為特點的發展模式。到2020年,實現產能總體規模適度、存量優化發展、品種差異化得到體現的冶金產業綠色發展升級版。聯合焦化企業基本普及干熄焦,冶金產品的工序能耗、噸產品新水消耗達到國家準入生產條件的限額以下。鋼鐵冶煉廢渣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大幅度提高赤泥、鎂渣等資源綜合利用率。
構建煤化工產業體系
大力推進煤炭-能源化工/原料化工一體化發展,突出煤炭基地與煤化工產業集聚,促進區域煤炭資源有效利用、上下游鏈接,形成園區化、規模化、多聯產和促進與電力、冶金、建材等互供、互享以及服務延伸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到2020年,煤化工升級示范取得明顯成效,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焦油加工產品、焦化苯加工產品以及焦爐煤氣延伸產品的標準體系。培育1~2戶全國煤化工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合成氨、燒堿(離子膜)、電石等產品綜合能耗、新鮮水耗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等符合產業規范條件。
做強做優建材產業體系
大力推進具有在生命周期內減少對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建材產品的生產和應用,推動建材產業與上游產業和社會領域的整合,消納利用工業固廢和社會領域的廢棄物,實現資源循環替代。到2020年,綠色建材生產比重明顯提升,利廢建材產品較好地滿足綠色建筑需要,新型墻體材料比重達到70%以上。建材生產中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日用陶瓷等綜合能耗低于國家限額。
振興以“綠色制造”為標志的裝備制造產業體系
以信息化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促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煤層氣裝備、煤化工裝備、金屬工藝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裝備制造向“聚集、智能、綠色、服務”方向發展。以先進裝備制造增強煤-電-鋁、煤-焦-化、煤-氣-化、煤-電-材等循環鏈的基礎裝備能力,構建起綠色制造與資源型產業互為支撐的循環型模式。到2020年,裝備制造的創新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重點企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裝備制造服務業得到較快發展。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綠色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比重達到48%,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0%以上。
“山西構建全面循環型工業體系”由機電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