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年末強力去產能和多個省份打擊“地條鋼”、關停中頻爐的影響下,螺紋鋼期貨價格再度猛漲,并帶動現貨市場價格上漲。這雖然利好鋼鐵企業盈利狀況改善,但是對下游行業正在帶來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擠壓下游行業的利潤。
12月8日,螺紋鋼期貨主力觸及3422元/噸高位,刷新2年半以來新高;鋼坯現貨也正在逼近3000元/噸高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鋼價的上漲正在逐步影響到下游基建、地產、造船等多個行業。
資深行業分析師徐向春對記者表示,在去產能強勁收尾及江蘇、河北等省份大力打擊“地條鋼”、關停中頻爐等影響下,市場減產預期依舊強烈。預計鋼價中短期內將保持強勁走勢,基建、地產、造船等多個行業面臨采購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而且,這一影響將持續到明年一季度末將是大概率事件。
造船業雪上加霜
鋼價上漲,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深陷寒冬2年之久的鋼鐵行業而言,鋼價上漲自然有望增加企業營收和利潤,對不少鋼企實現全年扭虧甚至增盈提供良好市場條件。而對鋼鐵行業下游的基建、地產、造船等用鋼行業而言,鋼價快速上漲卻并非一個可喜的消息。
“鋼價的上漲對我們行業的影響當然很大。”12月8日,江蘇某造船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向記者表示,現在船價還沒有回暖,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又大幅上漲,這對船廠來說雪上加霜。據記者了解,鋼材成本是造船行業占比最大的原料成本,按照船型不同占比從20%到40%不等。一旦鋼材價格上漲,將極大擠壓船廠的利潤空間。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造船完工2493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5.1%。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93億載重噸,同比下降18.1%,比2015年年底下降11.2%。
面對仍在下滑的造船周期,民營造船廠前期承接價格低,民船與海工訂單帶來的風險不斷暴露。不僅僅是民營造船廠難以維系,連國有大型船廠也開始頂不住而大幅虧損。
中國船舶日前公布2016年前三季度業績,營業收入173.87億元,同比下降20.5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虧損4.36億元,同比下降355.48%。該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凈利潤將繼續大幅下滑,或將出現大額虧損。
如果今年確實出現虧損,這將是中國船舶近十年來的首次虧損,中金公司分析其主因在于民船與海工市場低迷、交船難問題依然嚴峻、船價持續下行而鋼材價格上行擠壓利潤空間所致。
由于船市低迷,船廠很難擁有議價權,鋼材價格的上漲也就很難通過漲價來消解,只能自己去承受。
中信期貨有限公司黑色建材組研究員劉潔認為,鋼材價格的持續上漲將會在未來進一步擠壓船廠、汽車等企業的利潤,雖然鋼材期貨能夠幫助兩個行業對沖漲價帶來的成本與利潤壓力,可是目前這兩個行業都鮮有運用期貨對沖手段。“不過我注意到汽車行業開始有關注了,造船業也有人來問了。”
基建、鋼構企業表示壓力大
“今年鋼價一路上漲,基建企業的采購員真是壓力山大!”7日上午,上海寶冶集團采購中心建材采購主管李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螺紋鋼價從去年底1800元/噸左右,一路漲到目前3300元/噸左右,幾乎漲了一倍,這對基建企業的采購成本帶來很大影響。
上海寶冶集團是隸屬于中冶集團旗下的大型基建承包商,主業聚焦在大型公建、超高層、市政基礎設施、工業工程等領域,業務范圍遍及全球。近年來,上海寶冶承建的上海迪士尼、深圳蓮塘口岸、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及海外的阿聯酋迪拜跑馬場、菲律賓Gateway Tower大樓、科威特中央銀行大廈等都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筑。
李剛介紹,受益于今年前三季度基建地產開工回暖和國內大力推進PPP項目帶動,上海寶冶的訂單量今年同比大增,今年招標采購的鋼材量在40萬噸左右。在中冶電子采購平臺上,寶冶已擁有2000多家鋼材供應商。在采購模式方面,上海寶冶一般根據單個項目單獨招投標,靈活分散采購。
“去年底以來,螺紋鋼價格從1800元/噸反彈,最開始大家預測到2000多就能穩定下來,結果后來一直漲到3000元/噸,現在還沒停下來。今年這行情,采購員這個工作可真是難做。”李剛感慨。
據李剛介紹,對建筑承包商而言,鋼材的采購招標主要有兩大方面風險,一方面是在招標期間,需要面對鋼材價格短期內暴漲暴跌波動;另一方面就是鎖定價格之后,能不能鎖定貨源,保障工程建設用鋼。“現在社會庫存比較緊張,短期很多人還是看漲,但對后市判斷誰都說不好。但如果照這樣漲下去,基建、建筑企業的采購成本將進一步升高,利潤也會受到擠壓。”李剛表示。
今年4月起,為了進一步控制降低采購成本,上海寶冶與互聯網電商平臺找鋼網展開合作,以尋找足夠的貨源和物流服務。據李剛介紹,從4月至今,作為寶冶首家合作的互聯網鋼鐵電商,找鋼網為寶冶全國多個基建項目供應建材2萬多噸,成交金額7000多萬元。
另一家受訪企業中建鋼構也在采訪中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競爭本來幾近白熱化“低價戰”的鋼結構行業,鋼價的上漲不僅導致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升高,還會間接影響企業的資金成本和周轉率。
中建鋼構是央企中國建筑旗下鋼結構骨干企業。其所承建的央視新大樓和廣州西塔,也是國內極具知名度的地標建筑。2015年,中國建筑新簽合同額約1.7萬億元,營業收入8806億元,凈利潤260.6億元。其中,海外訂單累計額歷史性的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25億元,同比增長37.2%。
據中建鋼構一位采購經理介紹,鋼價上漲,首先會導致企業采購和生產成本上升。據透露,一般鋼材占鋼結構建筑成本12%—15%左右。但其表示,盡管這個數字并不算特別大,但鋼價上漲帶來的連鎖反應對建筑企業不容小覷。
據介紹,今年以來,整個建筑行業的資金面普遍緊張。隨著鋼價上漲至目前3400元左右高位,企業原有資金購買力下降了一半左右,周轉率也隨之降低。企業為了補充資金,財務成本也相對增大。
該采購經理還透露,一般合同中會有規定,鋼材原材料價格如果大幅上漲,后期業主單位與施工單位共同進行材料調差,“但業主肯定不會100%為上漲的部分埋單,而且,如果材料價格暴漲,開發商迫于資金成本壓力會修改開發計劃,比如通過壓縮建筑工程面積或者層高,來降低成本。”
“其實去年以來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不少鋼結構企業都是虧本賺吆喝,現在鋼材價格漲了一倍,會讓全建筑行業的利潤都非常薄,甚至虧損的局面。”
“鋼價傳導鏈:造船業雪上加霜”由機電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