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遼寧丹東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583%,預計全年交易額40億元,火爆成長中也存在“各自為戰”的隱憂,專家給出的對策是:抱團取暖,聯盟作戰。
午餐時間,在手機屏上點幾下,熱乎乎的飯菜就能送到家門口;上下班出行,不用擔心高峰時段打不著車,動動手指,專車、出租車、順風車任君挑選;出門旅游,人未出發,景點門票、酒店住宿已經通過網絡預訂妥當……電子商務時代,衣食住行游購娛,種種需求都能在互聯網上得到滿足。
“未來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29歲的丹東東港小伙馮昌宇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句話。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白手起家,從最初只在QQ空間里銷售草莓,到后來與多家大型電商平臺合作,銷售藍莓、軟棗獼猴桃、河口燕紅桃等丹東特色農產品,擁有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公司和120多人的微商團隊,還注冊了品牌,銷售網絡覆蓋23個省、4個直轄市,擁有900多個代理及分銷商,每個月網店銷售額超過百萬元。
白手起家、月入百萬元,在丹東市電子商務圈子里并不罕見。近年來,丹東市電子商務呈現出爆發式增長。2015年,丹東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12億元,同比增長50%。在電商領域,這一增長數字并不起眼。但到了2016年上半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猛增到35億元,同比增長583%!預計全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40億元,同比增長333%。特別是今年初,丹東東港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推行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成熟的電商體系。截至目前,線上下單量超過15000多單,海鮮、草莓等眾多過去因地域限制走不出東北的特產銷往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市場。
電商崛起,政策趁熱打鐵。近兩年來,丹東市將電子商務定位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把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作為戰略性、先導性產業重點培育,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模式,吸引國內外電商企業及物流等相關配套企業入駐,全力推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目前,全市從事電子商務企業有330余家,網店17000余家,涉及跨境電子商業外貿企業100多家,電子商務從業人員30000余人。今年,又評選出2個電子商務示范產業園區和17個示范企業。
爆發式成長的背后也不乏“隱憂”。業內人士透露,丹東的電子商務發展還處于“多、小、散、亂”的狀態,大多各自為戰,缺乏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過去計劃經濟時代,你掌握了貨源和銷售渠道,這可能就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法寶,商業秘密輕易不能透露。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經濟的特征就是開放、共享、融合,再像過去那樣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是行不通的。當務之急,就是讓電商們抱團發展,告別過去互相壓價、互相保密的發展模式,以開放共享的姿態迎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位業內人士建議,丹東地域性電商應當“抱團”合作、融合發展。
如何讓各自為戰的電商抱團發展,做大做強?各方也在不斷努力。早在2014年,丹東市就制定了《電子商務發展四年(2014-2017)行動計劃要點》,明確了工作目標和主要工作任務。今年,又下發了《關于加快丹東市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確定了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名單,制定了電子商務發展資金扶持政策,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強業內交流與合作的舉措一個接著一個:9月2日,遼寧省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培訓會議在丹東市舉行,為工業企業加快互聯網融合提供思路;9月4日,丹東跨境電商優秀外貿企業經驗交流會召開,數十家外貿企業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傳統企業試水電商,在丹東市各行各業比比皆是。但面對全網推廣、即時互動、移動支付、售后服務等網絡新業態,傳統企業由于技術、人才、管理缺乏經驗往往“力不從心”,一籌莫展。丹東跨境電商服務中心負責人姚長龍認為,參考阿里巴巴成功經驗,丹東首先要打造一個良性的電商“生態圈”,讓眾多傳統企業、中小微企業、個體戶在電商生態圈中享受從生產、推廣、銷售到交易完成的全方位服務,而且能夠與同行甚至競爭對手交流經驗,打造一個開放交流的良性競爭環境。
“傳統經濟是大魚吃小魚,互聯網1.0時代是快魚吃慢魚,要想不被別人吃掉,只能抱團取暖、聯盟作戰,在互相學習、彼此切磋中成長為快魚,而且魚群也能吃掉大魚。”這是目前聽到的最多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