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在京舉辦2016年施耐德電氣創新季——智能制造峰會,邀請各行業的智能制造專家,結合主題演講、高端論壇、最佳實踐分享等形式,與來自制造業企業的近百位重要用戶分享了創新的智能制造理念,探究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智能制造實現路徑。
《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開啟了中國進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也代表著中國實業的強勢回歸。在這一形勢下,中國制造業亟須可執行、可落地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向提質增效的目標加速邁進。
此時,施耐德電氣推出了以生產運營管理和能源管理優化兩大創新要素為核心的智能制造理念,以全生命周期提質增效的解決方案,助力中國企業向《中國制造2025》規劃方向發展,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標志著施耐德電氣邁入“工業智造”時代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由智能生產管理和智慧能源管理兩大系統有機構成,融合了行業洞察、透明工廠和數字化服務等專業能力。
其中,智能生產管理系統憑借精益化、數字化、自動化三大技術支柱,可以幫助用戶優化生產流程設計,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提質增效并降低成本。
此外,施耐德電氣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還可以廣泛覆蓋各個行業的能源優化需求,降低成本,減少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融合、透明成為了施耐德電氣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獨特優勢。施耐德電氣將跨專業的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的三大核心技術進行有機融合,形成整體解決方案;并且運用覆蓋運營級、控制級、設備級的全系列配套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用戶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信息流的透明性與貫通性。
這樣的優勢特點,在施耐德電氣一系列代表性的產品中都得到了體現。
例如,施耐德電氣的昆騰+ePAC(以太網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從內核起全面支持以太網,借助工業級的技藝提供更加透明開放的系統,可以最大效率地發揮系統協同能力,有效整合應用中的大數據采集,為實現工業云計算及智慧工廠奠定可靠基礎和保障。再如,ATV御程和御卓系列變頻器內置的網頁服務器等服務功能,可以實現資產管理,以及工藝性能優化,并可通過提供實時在線數據和遠程在線維護,為工業用戶提供智能化的運營工具和更高附加值。
此外,施耐德電氣認為,與其把智能制造看做一場革命,不如把智能制造定義成用戶的自我進化,而在進化的道路上,路徑的選擇至關重要。
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智能制造實現路徑涵蓋兩層含義:一是通過“先軟后硬”的實施策略——通過對行業的深刻洞察,規劃好生產和運營管理平臺,打通企業數字化服務平臺,再進行硬件升級,進而實現智能化;二是通過“先醫后藥”的策略——確保工業用戶在升級進化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明確智能制造需求及實施痛點,根據實際需求提供可行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恰到好處地解決升級中的痛點和問題。
施耐德電氣從2003年起開始在自己工廠進行智能化嘗試,2007年全面提出透明工廠的概念和方案,經過多年的積累,施耐德電氣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應用至自身的工廠并成功地開始服務用戶。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馬躍表示:“施耐德電氣希望以行業應用知識、精益生產能力、軟件實施經驗及雄厚的自動化積累等創新能力作為先導,不斷吸收創新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實現持續創新和持續改善。在這種導向下,施耐德電氣提供給中國用戶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幫用戶應對當下緊迫的技術與成本挑戰,還能夠使其在中長期符合《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要求,向更卓越的水平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