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彩電業的龍頭,海信電器今年在行業下滑的情況下,業績逆勢增長。
海信電器總經理代慧忠12月21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了其中一個秘訣——海信集團過去三年通過智能制造提升生產效率,節省了人工14億元。
而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在于,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動流程再造、組織變革,“一是把生產基地全部工廠化,二是部門平臺化”。代慧忠深有感觸地說,“任何組織的邊界都是消耗效率的,過去的三年我們一直在與”部門“做斗爭。”
三年生產效率提升120%
工業4.0的概念現在很火。代慧忠認為,工業4.0強調的是工業精神,中國工業最大的危害是急功近利、浮夸,而德國在工業上追求極致、精益求精。所以,中國的工業4.0要講究厚積薄發,產品在生命周期內要有好的質量性能,海信一直堅持精品戰略。
“現在都提倡”互聯網+“,我們認為是”+互聯網“,互聯網只是工具手段,我們還是要把產品做好,而不是一味地搞互聯網的噱頭。”代慧忠說,企業能不能成功,關鍵是人和產品,海信對人才引進投入了巨資。而智能制造強調效率,投入一定要帶來效率。
海信在確保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的基礎上,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優化流程、精簡架構。代慧忠說:“要打破部門界限、流程平臺化。我們的工藝裝備部、工程部、工藝部等已合成一個工藝部,16個部門整合到6個部門,實現了減人增效。”
“我們位于黃島的工廠,三年前12000人,現在6000人,但我們的模組產量翻了三番,電視產量翻了一番。”代慧忠說,以前生產基地是大而全的公司,現在的任務就是接受訂單并以最快最好的質量完成,大大減少了人員數量;以前的部門因為信息化水平不夠,要通過人手解決,現在把能夠合并的職能聚集在一起,減少了中間環節。“通過大量裁撤,我們要讓一線人員看到的是流程而不是”部門“。”
過去幾年,海信集團從36000多人,減少到23000人。截至2015年底,海信集團三年來制造效率累計提升超過120%,僅人工費節省就超過了14億元。
在談到是否全部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時,代慧忠認為,全部實現無人化生產柔性不夠,跟不上當前瞬息萬變的產品設計要求,所以海信選擇在關鍵點上按照需求定制自己的機器人;并且一定要遵循“兩年半收回成本”的投資原則,否則大冒進式地引進機器人會增加企業經營風險。海信曾與一家日本企業合作推進六軸機器人,因需要五年才有回報,后來放棄了。
他透露,未來三年,海信各家工廠的生產效率提升不能低于25%。“我們需要打破部門界限,目標是整個工業鏈就是一個部門,減少層級、流程,今后一個人的管理幅度可以加大。”
明年推4K激光影院電視
最近,OLED、液晶和激光電視,誰是下一代電視,成為業界爭論的熱點。其中,海信力推激光電視,希望到2020年搶占70英寸以上超大屏電視市場的40%份額。
代慧忠表示,“海信激光影院已準備了8年。我們認為,這應該是第四代顯示技術,技術積累不是朝夕之功。對于OLED電視,我們不排斥,只要是技術先進的、消費者接受的,海信都不會錯過。基于我們的判斷,OLED技術還沒成熟到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未來,除了激光影院,海信也會跟進別的顯示技術,我們向來重視技術創新、產品創新。”
目前,OLED電視面板全球只有LGDisplay(LGD)一家供應。代慧忠說:“LGD很早就開始做我們的工作了,但是我們為什么遲遲沒有行動?就是我們認為,現在在包括OLED的功耗、亮度調節、動態響應速度等方面,還沒辦法判斷這個技術是不是能走得很遠,這還需要時間來印證。我們要在現有的ULED技術基礎上繼續生根。”
“OLED產業鏈掌握在韓國手中,中國企業如果跟在后面做,對我們整個液晶產業鏈不利,因為我們沒有更多附加值。我們也在密切跟蹤關注研究OLED,只要OLED趨于成熟,海信會非常果斷地進入。但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如激光影院、ULED。海信不排除任何新興事物。”代慧忠強調了海信在產業安全方面的考慮。
他透露,明年4月,海信激光影院將會推出4K產品。“我們相信,激光影院會引爆大屏價值。”
相比于一些電視業務虧損的互聯網公司,作為彩電業內為數不多的盈利企業,海信電器的市值反而不及前者。代慧忠說,海信電器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未來三年活躍用戶在一兩千萬以上,后續增值服務收入呈現良好勢頭,教育、游戲、購物等收入增長比預期快,而且海外市場未來收入將大于國內市場,所以海信電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制造2025的機會巨大,海信電器希望用三年實現提效100%,再造一個海信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