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集團高層20日證實,為消除“排放門”丑聞影響,大眾將加速集團內部人員的輪換,限制員工在特定職位上的任職時間,以更及時地發現潛在的企業內部問題。
大眾集團
大眾監事會主席漢斯·迪特爾·珀奇在德國《星期日世界報》20日刊登的訪談中透露了管理機制改革決定。
他說,根據最新方案,關鍵職位的員工將面臨比先前更頻繁的輪換,“相關人員只會在具體職位上待一段時間,然后調職”。這種做法旨在打破大眾集團長期形成的人事管理傳統,而這一傳統可能為一些人員暗中違規卻難被發現提供了土壤。
德國媒體今年11月披露,多名大眾工程師承認在二氧化碳排放數值上造假,原因是前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科恩先前在車輛減排問題上夸下海口,難以實現,卻沒人敢如實告知溫特科恩。最后,這些工程師涉嫌篡改胎壓數值,并且在柴油中摻入車用機油,以使車輛運行更平順、消耗更少燃料。
大眾集團本月早些時候稱,調查顯示,只有少數員工應該為尾氣排放軟件作弊負責,而且沒有證據顯示董事會成員牽涉其中。
【監管加碼有隱憂】
珀奇還透露,
大眾集團將引入一套名為“四眼”的監管機制,規定在關鍵崗位上必須設至少2名人員值守。
“我們會改善監管機制,”珀奇說,“強化檢查,更清晰地劃分權責,以及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履行監督職能。”
今年9月,美國環境保護署指認大眾在部分柴油車上安裝專門應付尾氣排放檢測的軟件,使汽車能夠在車檢時過關,平時行駛時卻大排污染物,所涉問題車輛上千萬輛,震驚全球,迫使溫特科恩引咎辭職。大眾集團正通過人事調整和召回計劃等一系列舉措挽回聲譽。
不過,大眾監事會主席珀奇承認,實行新的管理機制后,企業運營也會受到影響。比如,一些職位的技術要求非常專業化,頻繁輪換會為生產帶來挑戰。集團方面只能通過旗下品牌間相同工種的輪換來確保生產順利進行。
“比如,為引擎控制系統編程的人員非常少,”珀奇說,“我們只有在(旗下)不同品牌之間有各自人員。這些專家可以從奧迪輪換到保時捷,或者從保時捷輪換到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