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戰略已取得顯著成效。目前中國在境外設立的企業近3萬家,境外企業資產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已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對外承包工程的合同額和營業額均位居世界第一。”近日,在第十四屆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上,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商務參贊周振成介紹了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合作的有關情況、前景展望、現行政策措施和今后的重點方向。周振成表示,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得到了較大提升,2001-2014年,中國內地進入全球500強企業數量由11家增至91家。對外投資合作不僅提高了中國與東道國開展務實合作的層次和水平,也成為促進雙邊關系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企業“走出去”的“三段交匯”
實際上,中國企業“走出去”與“一帶一路”的關系相關密切。今年3月,國務院授權,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介紹了“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原則、框架思想、合作重點與機制以及中國各地方的開放態勢等,號召大家積極行動,共創美好未來,特別是明確提出了“五通”的倡議,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的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都和對外投資合作密切相關。
今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對外投資合作的下一步發展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確定了重點領域,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政策措施。
周振成稱,相對于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在全球投資經營近百年的歷史而言,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體上還處于探索和起步階段,投資規模遠不能與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相比。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8826億美元,居世界第8位,占全球存量的3.4%,相當于美國的14%、英國和德國的55.7%、法國的69%,日本的74%。
結合發達國家的國際投資實踐,周振成介紹,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呈現“三段交匯”的特點,即:初級發展階段、較快增長階段與轉型升級階段交匯。從發展水平看,依然處于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從發展速度看,仍處于較快發展階段;從發展內涵看,到了轉型升級階段,正逐步由對外投資大國向對外投資強國轉變。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
周振成公布了目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投資合作的情況。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截至2014年底,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實現各類投資924.6億美元,約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0.5%。今年1-10月,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9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31.7億美元,同比增長36.7%,主要投向新加坡、哈薩克斯坦、老撾、印尼、俄羅斯和泰國等國。對外承包工程方面,今年1-10月,在“一帶一路”沿線60個國家承攬對外承包工程項目2677個,新簽合同額645.5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3.3%,同比增長21.6%;完成營業額499.5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3.5%。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簽訂承包工程合同額6825億美元 , 完成營業額4744億美元,分別占到同期業務總規模的45.0%和45.2% 。
周振成介紹,近年來,中國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進展表現有: 一是對外投資帶動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初顯成效。裝備制造類境外投資累計近55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汽車制造、專用設備制造、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通用設備制造以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制造等行業。2010-2014年,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和光伏等行業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約88.3億美元。今年1-10月,制造業對外投資99.4億美元,增長82.8%,其中流向裝備制造領域的投資4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0.7%;二是對外承包工程帶動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潛力較大。2014年,對外承包工程項下貨物出口163.3億美元,其中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機電產品出口98億美元。當年中國企業新簽境外軌道交通類項目合同金額247億美元,同比增長3倍多。今年1-10月,電力、通訊領域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9%和30.5%;三是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帶動國際產能合作。目前中國企業在境外投資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中一半以上是加工制造類園區,在推動有色、建材、化工、輕紡、汽車等重點行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困難
周振成稱,中國經濟目前已步入平穩發展的“新常態”,“走出去”平穩較快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但將進入轉型升級階段。“中國對外投資的未來增速將會高于吸引外資的增速,規模超過只是時間問題。”周振成預計。
但是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周振成總結了三個問題:一是企業綜合實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核心競爭力不高。二是全球產業鏈、價值鏈深度重組,國際競爭加劇,發達國家大力推動“制造業回歸”,與中國產業結構的關系正由互補為主向互補與競爭替代轉變;新興經濟體加快工業化步伐,對我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形成擠壓。三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往支撐高速增長的要素成本優勢正在弱化,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四是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加大,地區沖突、局部戰爭、恐怖活動、社會治安惡化等境外風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