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支陸遜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指出,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面臨外部環境疲軟、傳統優勢削弱等不利局面,但外貿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在政策、工業體系和企業上都存在自己的優勢。支陸遜說,下一步,商務部將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和加大對外貿企業品牌培育支持力度方面有所動作。支陸遜還表示,針對目前的外貿形勢,商務部將研究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減負助力舉措,實現外貿平穩增長。
56家裝備制造企業進入500強
目前,中國外貿面臨世界經濟轉變為低速增長、跨國公司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明顯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低成本制造的傳統優勢削弱等發展環境。但支陸遜表示,中國的外貿還是處在戰略機遇期,還有自己的優勢。其中,“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加快實施和自貿區建設步伐加快,為外貿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此外,在工業體系方面,中國具有較強的配套能力,綜合比較優勢依然比較明顯。如中國的大型成套設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價格、性能、周期以及融資等綜合優勢。在質量方面接近國外先進水平或能夠同臺競爭。以高鐵為例,中國的高鐵交貨周期大概是其他國家的一半,交貨工期短,就是很大的優勢。2014年,我國已有56家裝備制造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總體來看,盡管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傳統的比較優勢在弱化,但是我們還是處在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支陸遜說。
5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支陸遜認為,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是應對支撐外貿高速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的客觀要求。是破解制約我國外貿發展深層次問題和矛盾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應對我國傳統比較優勢削弱的現實要求。據悉,今后商務部將加大品牌培育的支持力度,并鼓勵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支持企業到境外去兼并并購國外的品牌和技術,到國外建廠設店,實現互利共贏。不過,今年中國外貿形勢仍然面臨嚴峻復雜的下行壓力,支陸遜表示,將研究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減負助力舉措,增強企業信心,激發企業活力,努力實現外貿平穩增長。
已簽署13個自貿協定
支陸遜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為提升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水平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主要投資來源地。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7億美元,占全國的10.6%;我們的企業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86億美元,占全國的44.4%。此外,中國企業已經在沿線國家建設了70多個合作區項目,合作區基礎設施投資超過80億美元,將帶動入區企業投資近100億美元,預計年產值超過200億美元,可為當地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
支陸遜說,下一步商務部將在六方面做好“一帶一路”推進工作。一是依托雙邊經貿聯委會、混委會等合作機制,共同推動實施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二是促進與沿線國家貿易往來,挖掘貿易新增長點。發揮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平臺的作用;三是拓展與沿線國家雙向投資,實現互利共贏;四是推動制造業和配套服務業企業“走出去”并形成產業聚集;五是深化區域次區域合作;六是為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1-4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額3160.8億美元,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額的25.9%。
在自貿區建設方面,支陸遜說,下一步,商務部將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推進自貿協定的談判進度。例如,在“一帶一路”方面,商務部將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中國-斯里蘭卡自貿區、中國-海合會自貿區等談判。目前,我國已簽署13個自貿協定,涉及東盟、韓國、新加坡、巴基斯坦等21個國家和地區。除與韓國的自貿協定剛于6月1日簽署而尚未生效外,其他已簽自貿協定均已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