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出臺之后,各地對接熱情高漲。在近日由中國海外政經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以及歐文沙龍聯合主辦的中國境外投資環境報告會上,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學工透露,“一帶一路”內部規劃即將發布,將會對國內省區布局等做出統籌安排。另據記者了解,目前,廣東、福建和上海等地的對接方案已經成形。
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已于上月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愿景與行動》中提到,中國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制定時間表、路線圖,積極對接沿線國家發展和區域合作規劃。那么國內各省區的對接是否也需要路線圖和時間表?是否有進一步推進的指導規劃?《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上述報告會上獲悉,答案是肯定的。
“現在發布的文件(《愿景與行動》)主要是對外的。內部還有一個規劃,也會很快公布。規劃里可能就會對各個地區的布局方面做一些安排,因為涉及互聯互通必然需要有一個統一的考慮,甚至統一的規劃。”孫學工透露。
發改委專家表示,“一帶一路”推進的過程中,要最大程度地照顧各方的關切,體現各方的利益訴求,尋找利益的契合點、匯合點,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即市場運作原則,盡可能發揮市場配置的作用。
按照《愿景與行動》,18個國內省區被重點圈定,各省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及對外合作重點方向也被明確。例如,新疆被定義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主要是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
福建被定義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此后,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巡視員歐曉理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研討會上進一步明確,“一帶一路”不存在缺席省份,各個省區都要編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方案。并給出時間表:要在今年9月最晚10月完成地方實施方案與國家規劃的銜接。
據了解,目前江蘇的“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已完成省內意見征求,近日報國家審定批準后即可實施。廣東、福建和上海等地的對接方案也已經成形。
上海市將通過搭建貿易網絡、參與投資貿易標準制定、匯聚國際投資貿易服務機構等三大舉措,成為“一帶一路”戰略落實的先行者和領跑者。福建省提出,支持泉州市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還將加快通陸達海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廣東省也規劃了多項對接“一帶一路”的大項目,僅前期三年內的規劃項目就有幾十個。此外,還有多個省市已經密集召開對接“一帶一路”的專家研討會,加緊制定實施方案,并陸續啟動相關規劃項目。
“各地制定對接方案,這涉及對‘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的理解,這不同于以往國內某一個類型的規劃,主要是與沿線國家合作發展的設想。”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史育龍對記者表示,《愿景與行動》已經給出大的框架,合作的重點和方式也有了,各地方、各企業可以依照這個總體藍圖,根據自身特點,尋找合適的方式去參與。
他認為,各地方的思路和眼光要調整,過去可能是內向為主,現在要抱著更加開放合作的心態。要更多投向合作發展的機會;要了解外面的需求,共商、共建、共享,尋找利益契合點;要有更多創新的合作方式,比如尋求多邊合作,還要盡量采取更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刁春和也表示,國內企業在承攬“一帶一路”相關項目的過程中,要積極嘗試新的業務模式。比如從傳統的EPC的合作方式,更多地向PPP、BOT等投融資合作方式轉變,這樣機會更多,發展的路數更寬。
此前,有消息稱,“一帶一路”還將發布一批具體的項目清單。對此,史育龍表示,“項目清單有沒有我不清楚,如果有的話,也應該是推薦性質的,企業還是要獨立評估風險。”
刁春和認為,結合我國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現在各個國家對“一帶一路”的反響,下一步重點開發領域一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鐵路、港口、公路、機場以及通信領域。二是在能源和礦產資源的行業。例如在電力建設方面,無論是水電、火電、太陽能電、風電,甚至現在和很多國家在談的核電合作,這對于當地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求也很大。三是基礎設施建設配套產業。例如工程裝備制造業、鋼鐵水泥等,可以充分利用未來要建成的經貿產業園區平臺,發揮我國企業在技術成本方面的優勢,為沿線國家建設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
記者了解到,發改委、商務部、貿促會等部門正在積極研究落實“一帶一路”規劃。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發改委將充分發揮各類多雙邊合作機制的作用,積極與有關國家和地區開展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周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取得積極進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透露,商務部正在抓緊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近期還將從推進與沿線國家經貿工作、擴大相互市場開放、積極探討建設新的自由貿易區等四方面舉措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貿促會新聞發言人于曉東表示,貿促會將完善“一帶一路”工商合作機制,籌建絲綢之路企業家理事會、鄭和經貿文化友好協會并與蒙古、伊朗、土耳其等沿線國家主要商協會建立雙邊合作機制。積極引導更多的國內外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