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3月27日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已經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即將發布實施。專家預測, 水十條將帶來2萬億元的投資規模,并且2萬億只是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某一部分工作,未來會繼續增加。
與大氣十條(又稱《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樣,“水十條”也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令眾多相關企業為之振奮。
編輯了解到,水污染防治的目標是,至2017年前消滅劣五類水,到2020年將城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下。那么,如何用先進的污水治理技術、設備改造工業污水處理和城鎮污水處理,達到“2017年前消滅劣五類水”的目標呢?顯然,誰破解了這一難題,誰便有望主導2萬億蛋糕的分配。
資料顯示,相較發達國家,中國在生活污水的處理方面目前還比較落后。在美國,生活污水能達到100%的收集;污水處理廠保證100%達標排放;城市雨水也會進行100%達標排放。而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城市實現污水100%的收集和處理,很多城市處理率甚至不足50%。
好消息是,越來越多的前瞻性企業在著手破題。以中聯重科為例,作為環境產業領域的龍頭,該企業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污水處理產品的研發和生產。2013年,中聯重科成功中標湖南省十大環保工程之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配套工程,并順利通過了水質監測。
據了解,中聯重科目前已經實現了讓污水處理從工程化走向工廠設備化,從固定化走向移動化,成為中國第一家能夠研發和生產污水處理車的廠家,大大降低了污水處理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
當然,“水十條”不僅僅局限于污水處理。據劉志全透露,水十條包括“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等眾多方面內容。
因此,我們大可將目光由污水處理延伸開來,投向涉及范圍更廣闊的環境產業。
事實上,環境產業的崛起早有端倪。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環保的要求空前提高,對于環保設備的需求也急劇爆發,比如與工程機械密切相關的環衛機械,近年來便因眾多企業爭相進駐,實現了迅猛發展。
2014年初,中聯重科為環境產業量身打造的中聯重科麓谷第二工業園在長沙高新區正式投產,該產業園主要用于環衛機械、餐廚垃圾處理、高濃度污水處理等九大類近100個品種的環境產業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擁有生產各類型環衛機械裝備逾1萬臺套的產能,未來工業園產值可過百億元。
幾乎與此同時,眾多企業紛紛跟進,不讓中聯重科專美于前。
2014年底,徐工集團整合資源全新打造的以結構件和裝配為核心的專業環衛生產制造基地投入使用,新基地新增高效關鍵設備百余臺(套),形成生產各類型裝備產品6000臺的產能。目前徐工環衛已形成包括道路清掃車、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壓縮式垃圾車、垃圾壓縮站三車一站為代表,輔助發展洗掃一體化車、餐廚垃圾車、垃圾轉運車、吸污車等側翼產品近100種環衛設備及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成套設施,真正成為了全系列、成套化的環衛產品提供商。
專家分析,以環衛車輛和垃圾處理設備為主要支撐的環衛機械,未來將迎來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環衛車輛在我國已經有了較高的水平并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2013年該產業出現爆發式增長,產量較2012年增長幅度超過了一倍;垃圾處理設備雖然在中國的發展較晚,但增長潛力毫不遜色。粗略估計,未來幾年環衛機械市場規模足以達到千億級。
更為重要的是,相較其巨大的市場容量及發展空間,環衛機械的競爭形勢卻很寬松,尤其對比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工程機械“紅海”,環衛機械稱得上是一片待開發的“藍海”。
這也意味著,在以“大氣十條”、“水十條”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環保新政的刺激下,在環保方面搶先一步的企業即將迎來空前廣闊的市場前景。2萬億?或許僅僅是一道開胃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