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我國實施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第11個年頭。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過去11年,我國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從2004年的7000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236.5億元,累計投入資金約1200億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超過3500萬臺(套)。
財政部農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我國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機作業水平近年來快速提高,農機化新技術加快推廣使用,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高漲,為實現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十一連快”提供了有力的裝備技術支撐。
統計顯示,我國農機數量持續增長,2014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預計達到10.5億千瓦,比2004年增加4.1億千瓦,增長64%;裝備結構加快向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方向發展,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水稻插秧機保有量分別超過558萬臺、152萬臺和66萬臺,分別是2004年的5倍、3.7倍和9.8倍。
同時,農機化作業水平不斷提高。2014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比2004年提高27個百分點。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75%,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過程機械化。
農機社會化服務蓬勃發展,全國農機作業服務專業戶、農機合作社等各類服務組織數量分別超過530萬個、170萬個,涌現了一大批懂技術、會操作、善經營的農機能手,每年完成作業服務面積近40億畝,占全國農機作業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農機田間作業服務收入超過2100億元。
從財政部了解到,隨著《2015—2017年農業
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的公布,今后三年我國農機補貼政策在補貼對象、范圍和流程等方面作了一些調整和創新。
一方面補貼對象將擴大到所有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組織;補貼品類向糧棉油糖等主要農作物集中;另一方面,中央財政資金補貼機具范圍由2014年175個品目壓縮到137個品目,同時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簡化手續減少農民申領奔波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