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電線電纜行業從來就不缺市場,不論是傳統的電壓電纜還是新興的特高壓電纜、船用電纜、核級電纜、海底電纜、信號電纜等都有極大的需求。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各行各業都迎來了快速的發展,新能源、軌道交通、特高壓等建設更是提上了日程,給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不過,不難看出的是,特種電纜的需求在逐漸加大,但是國內特種電纜在于國際特種電纜生產廠家競爭的過程中,卻表現得力不從心。
舉例說明,我國民用市場面大而廣,其中主要涉及石油化工、冶金機械,地產建筑、信息通信、汽車艦船等產業。在地產建筑用線方面,英國建筑服務與信息協會IT布線及附件技術經理盧娜(Lone)曾在2013中國亞洲電線電纜國際峰會上表示,到2020年,全球建筑支出預計將從2012年的7.5萬億美元,增長到12萬億美元。其中,到2018年,中國將成為領先的建筑市場,支出約2.5萬億美元,占全球支出的20%。
由此可見我國建筑用線的需求十分巨大,但也同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民用建筑壽命是70年,但市場上,鋪設于民用建筑內電線的使用壽命只有20年。據悉,電線和電纜絕緣層在正常運行中會逐步老化,若因使用時間超過20年,經常過負荷或過電壓,有可能引發漏電、火災等安全事故。因此,如何通過投入技術研發等手段,延長電線產品的壽命、提高電線產品的穩定性是擺在建筑用線生產廠家面前的重要難題。
另外,民用建筑用線產品在附加值上也有所提升。比如,90年代,國外的高層建筑就推廣采用含氟塑料的電線電纜。其目的是利用氟塑料耐高溫、不延燃等特性來防范火災隱患。近幾年來,國內興起的智能大樓中也有不少采用雙層阻燃耐高溫(150℃及以上)的電線電纜,目的也是防止不安全事故產生。
而從特高壓市場角度方面同樣可以看出對電纜產品的需求是巨大的。根據國家能源局的規劃顯示,2014-2017年我國將建設9條防治霧霾特高壓輸電通道,華東、華北和南方三大電網區域都將受益。11月4日,國家電網宣布“兩交一直”開工,即9條治霾輸電通道中的淮南-南京-上海、西蒙-山東、寧東-浙江這3條,工程總投資683億元,計劃2016年竣工投產。這也標志著防治霧霾特高壓線路的正式啟動。與此同時,國家電網也著手開展2014-2018年間“五交五直”十條線路工程的前期工作,其中8個工程已經開始前期的采購。
從2015-2018年,我國每年至少有4條特高壓輸電線路開工,如果這期間還有其他新線路獲批,特高壓工程建設數量將超預期。大規模特高壓建設背后必須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國家電網規劃,2014-2020年特高壓電網建設將投資1萬億元,其他電壓等級電網投資2.1萬億元,并帶動各類電源和煤礦投資2.9萬億元,總計6萬億元。與此同時,政府也在積極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特高壓的建設,給特高壓建設帶來新的資金流。
就線纜行業來看,目前能生產特種電纜的、品種齊全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為數不多,特種電纜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此時正是發展特種電纜的極好機遇。據預測,高溫超導輸電電纜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到2020年世界整個超導應用的總市場將達2440億美元,高溫超導電纜約占5%的份額。
由于采用具有很高傳輸電流密度的高溫超導材料作為導體和采用液態氮作為冷卻介質,高溫超導電纜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損耗低、無火災隱患等優點,常規電力電纜的傳輸損耗約占傳輸功率的7%,而高溫超導電力電纜的傳輸損耗僅占0.5%,若考慮到制冷消耗的能量,則最終節能在60%以上;在重量、尺寸相同的情況下,與常規電力電纜相比,高溫超導電纜的容量可提高3-5倍、損耗下降60%,重量可降低80%以上,它適用于短距離傳輸較大電流的場合,如城市中心配電、電鍍、電解工業、發電廠和變電站等。
電纜行業長期以來處于惡性競爭的狀態之中,超導技術的應用給電纜企業超越競爭對手的一次機會,其發展如何將取決于電纜市場的吸納能力。超導電纜在短距離傳輸大電流的場合(如城市中心配電、發電廠和變電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用超導電纜改裝現有地下電纜系統,總費用可降低20%。因此,在城市電網設施的改造及增容過程中,超導電纜由于其所具有的優越性,是常規電纜很好的替代產品。
不僅僅在電線電纜領域,其實在很多領域我國的市場潛力都很大,然而很多情況下,國內廠商總是局限于傳統的產品競爭,在新的領域總是缺乏開拓,只是等到外來競爭出現才知道自己缺失了什么。面對國內巨大的市場潛力,或許急需改變的是眾多廠商的短淺目光,應該勇于放棄在狹小的空間中拼命掙扎,而要積極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開拓新的發展空間,那才是明智之舉。這不僅僅對于行業自身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而且對于國內整個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顯然,中國
電纜自始至終都不缺市場,否則總產值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位居全球第一。但是隨著環境和需求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國電纜生產企業卻呈現出嚴重缺乏人才、缺乏技術、缺乏競爭力的態勢。這同時也解答了一個難題——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的轉型升級之路,從人才開始,從技術開始,從競爭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