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生產線上的智能
機器人、無紙化的辦公管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相互融合已經成為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合肥市兩化融合實踐走在了全國前列,去年,我市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順利通過國家工信部的驗收,在所有驗收城市中綜合評估位列第一。
著眼未來,我市兩化融合正向縱深邁進。近日,市經信委發布首批“智能工廠”、“數字車間”評選結果, 3家企業工廠及30家企業車間分別獲選2014年我市“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在此基礎上,市經信委正積極編制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的國家級標準,并計劃向工信部申報,未來或將上升為國家標準。
全國首創“百千萬”工程
兩化深度融合如何推進?從企業入手,將直達兩化深度融合的最核心處。今年起,我市開始實施“百千萬”計劃,即在5年內,創建一百個“智能工廠”、一千個“數字車間”和一萬家“智慧企業”,推動企業、行業兩化融合向更高階段躍升。
近日,首批“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出爐,這些企業和企業車間將在智能化、數字化領域先邁出嘗試的步伐,通過提升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因為是全國首創,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我們還在摸索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的標準,一旦成形后將向工信部申報,爭取成為國家標準。”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敘述。
提升傳統產業信息化水平
汽車、家電、
裝備制造業,這些既是傳統產業,也是我市優勢產業。記者了解到,未來我市將以汽車、家電、裝備制造等傳統行業為著力點,實施兩化深度融合行動計劃,推進企業從單項業務應用向多業務集成應用轉變,從單一企業應用向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應用轉變,實現信息技術在傳統制造業的全面滲透、綜合集成和深度融合,提高工業生產的集約化水平。
此外,我市還將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藝和生產流程,實現生產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綜合利用率,保障工業生產安全,減少污染排放。
信息化水平將實現大飛躍
經過兩化深度融合的提升,到2018年,我市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水平指數將達到86以上,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區域層面,基本建成區域兩化深度融合公共服務體系,在工業集聚區、產業集群鎮中初步建成10個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實驗區”和50個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
行業層面,兩化深度融合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信息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10%左右,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企業層面,規模以上企業45%以上實現關鍵環節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5%以上,關鍵工序
數控化率達到80%以上,60%以上中小微企業實現主營業務環節的信息化,工業產品信息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顯著提高,電子商務達到全國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