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徽省商務廳獲悉,今年以來,安徽機電產品進出口持續增長,前三季度,累計實現進出口額162.3億美元,同比增長28.2%。據了解,在聯寶電子、奇瑞汽車、京東方光電、美智空調、晶澳太陽能等重點企業帶動下,全省機電產品出口連續6個月保持增長態勢。全省機電產業高速發展,離不開技術人才的支持,但近年來,安徽省面臨一方面逐年升級的“就業難”,一方面是企業高薪難覓技能人才,很多高校與企業都在尋求新的路徑。
市場調研設立對口專業及時轉舵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近兩年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15個專業上榜,其中不乏曾被追捧的“高大上”專業。
專業設置如何與市場需求對接,制止就業率不高專業的盲目設置和擴招,成為當下高校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安徽省機電行業協會成立預備會蕪湖分會上,來自安徽銅都流體科技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長石和平指出,院校應多對企業人才需求進行調研,對專業的要求,根據企業用工問題進行調整,只有了解才能積極對應。院校就可以針對需求設立對口專業,為企業輸送人才。
各院校可根據市場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向和規模,而非盲目地根據社會熱門職業設立專業。比如,前些年熱門的會計、市場營銷、企業管理、國際貿易、計算機等專業在當下的就業市場里已經飽和。學校能否及時“轉舵”,考驗“掌舵人”的智慧。
校企合作聯合辦學實現無縫對接
“我們學校90%屬于工科專業,這就提醒我們要高度重視實踐。”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吳敏說,“現在學校的任務不單單是提升‘就業率’,而是要精準培養,提升‘就業穩定率’,確保市場上人才隊伍的穩定。”吳敏指出,學院主動與政府、企業對接,形成“校、政、企”聯動合作機制,選取一些市場前景好、人才上升空間大的優質企業聯合辦學;并且企業參與學校招生計劃制定和教育教學,為校方提供一定人力物力;學生經常到企業實習,學以致用。從而使學生所掌握的技能,與企業用人要求無縫對接。
技術人才培養要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校企合作是基石。但校企合作不能僅限于學校提供場所,企業提供資金和設備,學校為企業培訓員工這種簡單模式,而是要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把實訓基地建設成集教學、生產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機構。讓實訓基地有效地與企業對接,真正建立起“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這種新型合作模式。
牽頭搭建溝通平臺進行整合資源
近年來全省機電產業發展勢態良好,給院校人才培養和企業專業人才需求提供了機遇與挑戰。但在安徽省機電行業協會成立預備會暨部分機電企業與院校人才對接會上,多數企業表示,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都流向了北上廣、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等經濟發達地區,省內企業如何引進人才并留住人才,高校如何培養地方人才并留在省內發展是企業和高校共同面臨的問題。同時,校企之間往往缺乏更大的交流平臺,難免顯得有點單打獨斗。
“企業往往忙于經營管理,很難有更多時間去與學校對接,協會就需要做好牽頭搭橋的作用,進行資源整合。協會將成立專家顧問團,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為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安徽省機電行業協會秘書長潘孝林在走訪蕪湖瑞精機床有限公司時說道,他表示下一步協會將建立客戶信息檔案,有計劃地加強與政府組織以及區域產業集群中行業企業的溝通、交流,密切校企聯系,搭建平臺,組織活動,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發揮協會資源優勢,構建產學研創新機制,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助力我省機電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