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機器人“打敗”人 溫州制鞋業正蠢蠢欲動】今年年初,大東鞋廠一場大火引起震動,也促使政府痛定思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開安全生產大整治行動:一萬多家鞋企全部停產,逐家進行審核。集住宿、倉儲、生產為一體的“三合一”企業、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全部關停。存在安全隱患的出租房屋全部關閉,違法建筑一律拆除……如“猛藥治沉疴”,經歷整治陣痛之后的溫嶺鞋業,竭力尋求著新生。而浙江必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引進的國內首條制鞋流水線,讓溫州制鞋企業在“浴火”轉型中開始關注自動化“破繭”之路。
【制鞋業“機器換人”提效率】一條長達32米的全自動生產線,僅需18名工人,便能創造過去60名工人的產量,預計效率能提升244%,節省材料30%-35%,節能30%以上,節省空間50%以上……這一系列的數字讓浙江必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了溫州鞋企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必克引進的這條全名叫做“全自動化數字化多工位制鞋柔性生產線”,在全國范圍內還是第一家。
“‘機器換人’是鞋企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卓凌鞋業和必克一樣,今年也投入了200多萬元,引進了一條生產流水線。“這條流水線主要用于成型,由20多臺設備組成。”負責人盛建勇說,“半個月后,流水線就能到廠投入使用,預計能提升30%的效率,減少人工14個左右。”
關注“機器換人”并不是在火災之后。“早在幾年前,我就開始尋找能替代人工的制鞋設備,但是因為鞋子工藝不同,款式多樣,能真正應用到鞋子制造上來的設備并不多。”盛建勇用了一年的時間和一家臺資企業合作,不斷改進技術,“量身定做”了這條流水線。“這條流水線一年就能為企業節省近百萬元的工資。如果運行得好,3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而且現在講究節能環保,這條流水線可以節能25%,排出來的氣體也能達到環保標準。”
【“三步走”助推自動化革命】“溫嶺鞋業一直沒有擺脫‘低、小、散’、重污染的陰影。在我看來,鞋業不靠設備革新是無法真正轉型升級的。”盛建勇說。
不止企業,市政府今年也把推進制鞋企業“機器換人”自動化革命,當作今年工業線的重點工作之一。
“就在幾個月前,市長李斌還親自帶隊前往廣州等地考察當地的制鞋流水線,試圖找到適合溫嶺鞋企‘機器換人’的設備。”市經信局副局長毛友明告訴記者,之后,溫州也將分類指導,推進鞋企全面轉型,推廣應用“制鞋機器人生產線”。
“前幾天,我們還召集了溫州18家重點制鞋企業進行座談,在了解企業想法的同時,鼓勵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引進先進設備。”毛友明說,“溫州也將重點推進這18家企業實施全自動化設備改造。其次,加快推進246家規上制鞋企業實施部分自動化設備改造。”除了這些舉措,第三步還將強制所有的制鞋企業使用“自動膠水輸送機系統”設備。通過這“三步走”,讓溫州的制鞋企業一步步走上自動化之路。目前,《溫嶺鞋業機器換人實施方案》初稿已編制完成,溫州鞋業“機器換人”也已被列入全省試點。
【政策推動鞋企“破繭”】不過,雖然有的企業已率先行動,購入自動化設備,但更多的鞋企卻仍在觀望之中。
“不像泵業、機床業,經過多年發展,流水線生產技術早已成熟,鞋業‘機器換人’雖然對企業今后的發展有利,但是目前,全自動化制鞋的技術并不成熟,我們擔心投入好幾百萬元購買的設備會不實用。”斯美特鞋業的負責人施保富如是說,“畢竟鞋子工藝復雜,款式又多,自動化設備無法代替所有工藝。”
此外,不少企業還提出,政府對制鞋業“機器換人”應該降低補貼標準,加大補貼力度。“現在政府對‘機器換人’給予補助要求購置設備要在100萬元以上,單臺設備在6萬元以上,可是制鞋企業很多設備的價格都不高,很難達到要求,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享受到補助政策了。”盛建勇說。
對于企業的擔心,毛友明表示,“事實上,我們已為制鞋企業制定了專門的扶持政策,對于機器換人示范鞋企,我們將把補助提高到12%~20%。”
為了降低企業購入自動化設備的成本,記者了解到,錢江摩托也已開始研制適合溫嶺鞋業的“機器人”。“要知道,如今必克引進的流水線要600萬元,一條機械臂就要30萬元,而整條流水線需要7條機械臂。可錢江摩托研發出來的產品,可以將整條流水線的成本降到300萬元左右,他們的機械臂價格不到10萬元。”市經信局黨委委員趙健寧說。研發成功后,對于率先購入錢江摩托的設備的企業,市政府還將給予更大的優惠補助。